#桂北游击队#桂北游击队在中共广西省农工委和中共桂北地工委的领导下,在桂北的广大地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两年半的游击战争中,大小战斗进行过多次,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竹山之战、木叶铺之战、大坪岭战斗、巨望之战、清水之战、八百岭战斗、磨头之战、大塘屋战斗。而临近解放的石塘镇大塘屋战斗,是桂北游击总队打得最大、最凶、最激烈、最艰苦的一战。战后仅9天,中国人民解放大*进入全州,全州解放。
年10月衡宝战役后,白崇禧集团收集其残部集结广西,妄图死守广西“老巢”,或逃窜大西南,作垂死挣扎。为了达到他们割据一方的目的,早在年5月,已将桂系主力第五十六*撤回广西,并命令该部限期“肃清广西匪患”以巩固其后方,解除后顾之忧。第五十六*撤回广西后,该**部率领主力第三二九师驻扎桂北,协同省“保安”第五团、第六团及县“保安”队共多人,对桂北游击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桂北游击队总部当即命令所属各部队,灵活多变地开展反“围剿”斗争。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较量,第三二九师在游击队的铁拳打击下,其“围剿”计划被彻底粉碎,于年10月撤出桂北,后来在南逃途中,被人民解放大*歼灭。第三二九师失败撤走后,白崇禧集团还不甘心灭亡,又调来第四十六*第一八八师进驻全州布防。第一八八师在衡宝战役中未受到什么打击,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年11月初,随着人民解放大*即将到来,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积极地做好迎接解放大*的各种准备工作,贯彻“背靠山区,面向平原,放手向平原推进”的方针,队伍慢慢向县城方向靠拢。桂北人民解放总队在攻打全州磨头乡公所以后,在全州田乾、田美村进行了短时间的休整,根据当时的情况,为了协助第三大队开展工作。总队领导阳雄飞、傅一屏研究决定,率路东支队第一大队,转移到第三大队所属的地区活动。在这次转移行动前,11月5日,路东支队派出侦察员到灌江以西了解敌情,当时未发现敌人有大部队调动的情况。
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大*开始发动“广西战役”,东西两路大*已深入到广西境内和广东沿海地区,对白崇禧集团残余部队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这时,驻守全州的敌*第一八八师非常狡猾,为了从全州的石塘、麻市方向逃窜,派其第五六二团于11月6日下午,进驻石塘圩附近的圩辉塘村。对这个新情况,当时路东支队未及时掌握。支队与大队领导研究还是按原计划转移,并立即命令所属的着手准备。转移的准备工作就绪以后,桂北游击队路东支队部于年11月7日下达一道命令:“决定支队部直属各部和一大队于7日晚转移到灌江以西地区,协助第三大队开展工作,待机歼敌;部队渡过灌江后,驻扎何处与三大队领导研究后确定。同时规定:以上命令只准传达到分队以上干部,没有下传任务。”
7日*昏,支队部率一大队从全州两河乡北斗衡出发,走到*土江边时,天色已黑,为了保证安全,派出一个加强分队先行渡过灌江,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后续部队渡江。渡江时支队各部和第一大队共有人枪多,渡口仅有一条只能渡过30-40人的船,所以在此渡河耽搁的时间较长,待全部人员都渡过河后,才继续前进。路经白露村、双井拉到达潭山口村稍作休息。支队即派人通知第三大队大队长陆绍双来到支队部,共同分析研究敌情,初步安排了以后的工作,陆绍双在研究工作后就带着几位警卫人员回队去了,部队在潭山口休息了3个多小时,支队部也和往常一样,按照部队的情况做些防范性的部署;确定支队部直属各队和铁流大队部进驻大塘屋村;派邓铁臂所属的第一中队,进驻距大塘屋一华里的新村,第三大队仍住离大塘屋1公里的牛角山,这样安排,是为了形成犄角之势,万一出现敌情,则可运动灵活,互相支援。
支队部在潭山口确定驻地后,立即派出侦察员唐九生外出执行侦察任务,要他特别注意侦察石塘方向敌人的动向。
11月8日凌晨1时,部队从潭山口继续转移,于凌晨3时左右到达大塘屋驻地,马上安排好各部的住宿地点,派出岗哨,就让部队休息了。战士们转移到大塘屋,只休息了3个小时,就早早地起来了,*工队的战士也像往常一样,每到一处都要抓紧时间,利用机会开展宣传工作,宣传解放大*进*广西的大好形势,告诉广大群众解放*快要来了,请大家做好迎接解放*的各项准备工作。约在8日早上7时半左右,侦察员唐九生跑回来报告,发现有敌*向大塘屋方向行动。
敌*为何这么快就知道游击队转移的行动呢?原来,广西是李宗仁、白崇禧、*旭初统治的老巢,经营了数十年,有着反动统治的基础和一套反革命经验,还有严密的保甲制度,他们千方百计耍尽伎俩,除了动用*队对游击队进行“围剿”外,还在各乡村秘密发展安插特工人员,建立情报网,加上敌特有乡村电话通讯。
由于路东支队这次转移的人数较多,行*路线较长,虽然各部队是利用夜间隐蔽行动,也难免被敌特发觉。所以,路东支队这次秘密行动,11月8日凌晨3时到达大塘屋住下,仅仅几个小时,敌*第五六二团于天亮前就得到了游击队住大塘屋的情报,并且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对游击队驻地的围攻,令其一个营作先锋,由石塘乡“保安”突击队的队长刘兴带路。刘兴此人极为反动,曾多次与游击队为敌,是当地的兵痞,而且对地形路线很熟悉。所以敌*第五六二团的这个营一到大塘屋,就迅速占领了大塘屋的后龙山(即门户山)及大塘屋右侧的塘沽岭,对大塘屋村游击队驻地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路东支队的侦察员跑回来报告敌*的情况后,仅仅半个小时,游击队领导作出紧急部署,采取紧急措施:“一是命令一大队队长肖永平,率领一个中队尽快抢登大塘屋的后龙山,占领制高点,掩护部队撤退;二是立即命令马光瑶(第一中队钟绍僮分队*治服务员,8日清晨因事来大塘屋队部)迅速赶回新村,通知中队长邓铁臂率部队撤上新村后龙山,作好战斗准备;三是立即集中部队,向牛角山方向撤退。”但由于时间太短,计划来不及实施,大约在8日上午8时许,战斗就打响了,游击队员尚未撤出,敌*便使用各种武器向游击队发起了猛烈进攻。游击队当即组织反击,一场血与火的战斗在大塘屋的村前村后、山上山下,激烈地展开了。
第一中队还未接到马光瑶带回的通知,就冒着敌人从塘沽岭发射的枪弹,抢登新村后面的鸡脚岭,向敌人猛烈射击;第三大队闻声,亦迅速赶登大塘屋对门山的白水岭、腊烛山,与敌人对打。顿时,死亡与生存,失败与胜利的争夺战全面展开。第一大队大队长肖永平带领刘云的第三中队爬上门户山时,敌人已占领了制高点,他们组织火力向敌人发起3次冲锋均未成功,而且部队全被压在半山腰,因为敌人占领了制高点,封锁了游击队的撤退路线,游击队员无法撤出,只好与敌人展开激战。战至中午时分,敌团长又率领该团倾巢而出,赶来参战,战斗更为激烈。幸好陆绍双的第三大队与邓铁臂的第一中队抢占了几处有利地形,直接震慑敌人,使敌不敢轻举妄动。身陷重围的战士,更是同仇敌忾,越战越勇,他们依靠山上的树林棘窝作掩护,以山石岩洞为依托,浴血奋战,直至当日傍晚,才击退敌人,结束战斗。
大塘屋战斗进行的时间长,局势险,战况激烈,对桂北游击总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桂北游击队的指战员素质好,敢打敢拼,有压倒敌人,战胜敌人的大无畏气概。开始虽然被敌*包围,处于劣势,但经过一番较量,很快就变被动为主动,越战越勇,越战越猛,最后突破重围,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示出桂北游击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队。
这次战斗锻炼和考验了全体参战的游击队指导员,他们没有辜负*和人民的期望,在战斗中涌现出很多不怕流血,誓死与敌人奋战到底的战斗英雄。这一仗,共伤亡32位战士,其中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14人,他们是:赵建漠、邓鸾英(女)、刘美荆(女)、唐淑贞(女)、蒋德侬、蒋尚来、蒋玉生、肖友成、肖化文、赵志生、王正书、邓火生、陆俊署。负伤后被捕的有:蒋武魁、王平、唐祚振、蒋老九,他们在敌人押送的途中,先后在桂林等地惨遭杀害。游击队虽然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大塘屋战斗拖延了敌*第一八八师从湘桂走廊逃遁的时间,从而为人民解放大*全歼该股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记者:邓林波、赵品诰摄影
全州县*史县志办公室史料主编:唐兴文
舜帝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地图有“渊源”就能说明“舜葬九嶷”吗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记载舜帝在哪里死的?
临近解放时桂北游击队在全州的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