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青藏高原的牦牛文话
TUhjnbcbe - 2022/12/10 21:05:00

作为陪伴最久的家畜之一,牛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汉族文化中,牛是着勤劳的化身,西方文化中,牛是财富的象征。

那么,你知道牦牛在藏民眼中是怎样的存在吗?

每个藏族游牧人的心中,一定有说不完的牦牛故事。

早在出生的那一刻,用牦牛奶制成的酥油就被涂抹在口唇之间,这种色泽鲜*的膏体,是根植于记忆里的香甜;长大之后,穿着牦牛毛纺织而成的衣物御寒保暖,牛皮毡搭建的帐房内充斥着家庭的温馨,牛粪燃起的炭火时刻带来希望,牛背上的点滴故事,绘制成牧民一生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牦牛不止是一种家畜,是一种信仰。

牦牛,因其发音为“雅克”,英语据藏语发音将牦牛的单词定为YAK,早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就有这样的传说: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藏族有句谚语:“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一个动物种群与一个人类族群,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即便在人类历史文明中,都十分罕见。

藏族人民对牦牛的记忆,可以追溯到象雄文化时期,从壁画、唐卡到家庭用品,都展示出对牦牛的艺术记忆,展现出牦牛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象雄文化时期,牦牛是一个独特的题材,为当代的艺术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在西藏阿里的象雄遗址处就曾发现牦牛驮鞍的残片。

牦牛是雪域高原特有的、藏区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畜种。西藏牦牛因其能在气候寒冷多变的恶劣环境中负重驰骋这一自身特点而被誉为“高原之舟”。

牦牛擅长在山路沼泽之间行走;具有其他牲畜无法相比的高山区长途运输特性;具有较强驮运能力(负重40公斤,日行40-60公里)。在远离公路的高寒山区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多年来,牦牛驮着牧人的家,四处游牧。即便在拥有各类高科技运输工具的今天,人们在攀登珠峰的时候,也是先由牦牛把登山物资驮运到海拔米的前进营地。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暖、耕都离不开它。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生活和经济的重要来源。

牦牛生长在地球之巅。作为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的珍稀动物,逐水草而居,自然生长,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具有高蛋白质(比*牛肉高58.7%)、低脂肪(比*牛肉低69.8%)、多氨基酸(比*牛肉多2种)的特点,富含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入口有弹性、肉味更香浓。西藏糖尿病患病率只有4.3%,远远低于国内14%的平均水平。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每天吃那么高热量的食物,还能保持身体健康?这和西藏人的饮食习惯关系很大,其中酥油功不可没。酥油是一种从牛奶、羊奶中提炼而成的似于*油的一种乳制品,以牦牛奶中提炼为最佳,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记载:“酥油性凉,能强筋、润肌肤、增体力,除赤巴病;千般效用,说之不尽,堪称是延年上品。”西藏医药古籍《四部医典》《蓝琉璃》对牦牛在藏医药中的作用多有记载,认为其“具有上千种强体养生之功效”。

牦牛角:具有清热解*、凉血熄风的功效,常用于高热惊痫、血热出血等病症。

牦牛鞭:可补肾扶阳、主治肾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身体虚弱等症。

牛髓:《本经》中记载,牦牛骨髓润肺、补肾、壮阳、填髓。精血亏损跌扑损伤,手足皴裂。是藏族传统的营养食品,可以补骨髓、壮筋骨、延年益寿”的记载。

牦牛胆结石:治惊痫癫狂。牦牛皮质地坚韧,是皮革制品的上等原料。藏区随处可见的帐房,都是由牦牛毡搭建而成,而用牦牛毛纺织的上等毛呢、绒毛衣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了。在藏民族同胞眼中,牛粪是珍宝,甚或牦牛粪越多,家庭就越富足,其地位不亚于一年挖无数根虫草。婚丧嫁娶,治病敬神,做饭洗碗都少不得牛粪。我们常说视金钱如粪土,粪土在西藏真的是等同于金钱。牧民们会把牛粪贴在自家外墙上,或是作为房檐和院墙顶部的装饰物,一排排排列整齐,既可以保护墙壁,可以起到防寒作用。牛粪饼越大越圆,就代表家庭越富裕,有“炫富”的作用。千百年来,藏族人以自己的坚韧和智慧,繁衍生息在群山连绵环绕的雪域高原上。藏族人用牦牛精神演绎了他们的牦牛情怀。牦牛一步一个脚印驮运物资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但青藏地区的优质好物却开始更快的传递到内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藏高原的牦牛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