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带来的巨额利润,让售假风波不断。暴利的奢侈品行业更是首当其冲,有报道称,高仿奢侈品产业链暴利高达%!高额利益驱使下的造假之猖獗可想而知。
谁都不希望自己买到假货,那么如何应对假货问题呢?相较于人为鉴定,AI为高效、精准的假货打击提供了新思路。
AI鉴别,操作很简单
根据欧盟知识产权局/经合组织的报告,鞋类在全球假冒商品贸易中位居榜首,约占查获假货价值的五分之一。鞋类制造者们多产且敏捷,可以迅速赶上新的身份验证安全措施。他们生产大量仿冒品的速度几乎与新运动鞋款式投放市场一样快。
为了打击日益增长的运动鞋造假行为,来自美国纽约的科技初创公司“条目”发布了一款名为“条目”的人工智能驱动身份验证平台。它包含两个组件:一个用于扫描标签数据并显示认证结果的移动应用程序,以及一个使用计算机视觉的灯箱。
首先,应用程序会提示用户选择这双鞋是哪个品牌,并要求他们拍摄尺码标签;
其次,将鞋子放入有8个摄像头的使用计算机视觉的灯箱,多角度捕捉鞋子特写,包括侧视图、正视图和鞋底;
之后,图像被发送回应用程序,机器学习(ML)算法分析捕获的数据并将其与来自真实配对的数据点进行比较,在短短一分钟内发出鞋子究竟是正品或赝品的结论。
像素级识别,AI的火眼金睛
通常来说,奢侈品包包的伪造技术非常厉害,即便是专柜店员可能也无法每一次都准确分辨出所谓的“超A货”。而搭载先进AI技术的“条目”显微镜,则完全可以。
“条目”看上去有点像是网络摄像头,通过蓝牙可以连接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应用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方法很简单:将其顶端贴近奢侈品、反复接触并扫描表面,应用便会很快判断出商品的真伪,准确度高达98.5%,易用且方便。
创始人阿什莱什·夏尔马透露,“条目”是结合了机器学习的显微镜。首先显微镜部分可以观察到众多人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细节,而AI则负责提取其中数以百万计的的数据点,通过纹理、对比度、针脚、Logo几何形状、工艺、磨损后的状态等等,判断出真伪。
虽然目前只有98.5%的准确率,但“条目”的AI算法是可以自主学习的,所以使用效果会越来越理想。相比现存的方式,好处是在于不需要损坏商品。
神经网络视觉,AI机器学习
在AI鉴定技术投入应用之前,为应对AI偏差及准确性挑战,技术人员必须使用大量数据对模型开展训练,使其获得足够的数据支撑。
为了达到超过90%的准确度,“条目”在采购了正品和赝品后,为每个品牌收集了数百万张图片,测试了数百种赝品——甚至每种流行款式多个级别的赝品。
大量奢侈品的真假图片被放入AI神经网络之中,AI利用深度学习,从海量样例数据中习得识别鉴定点、分辨真伪的能力,最终能够在几秒内自动提取鉴定特征,并分析给出鉴定结果。
当然,如此强大的鉴别能力可不便宜,但这些费用对于奢侈品店主来说,却只是在赝品损失中的九牛一毛。
假冒贸易行业估计超过亿美元,但客户和品牌可能不会被愚弄太久,AI参与将是对假冒行业的有力打击。高性能算力平台淬炼出的AI尖刀,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插进造假产业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