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走进坊巷,探寻福州油纸伞的秘密
TUhjnbcbe - 2022/11/12 20:06:00

断桥相会、长亭相送……油纸伞所承载的,就像那段过去时光,沾上点旧色,却在朦胧幽深的美梦中,让人柔肠百断。福州油纸伞作为福州三宝之一,距今已逾千年历史。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者日前采访了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严磊。

(严磊制作的油纸伞。)

△在乡音里倾听非遗

配音真鸟囝

陈明智

油纸伞曾是雨季的常见之物,据《福州史志》记载,唐至五代时期,河南人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制伞工艺也由中原的江浙地区流入福州。

严磊介绍,经过宋元明清的更新换代,福州生产的油纸伞样式大多来源于江浙地区的样本。乾隆年间,福州油纸伞出口量仅次于布匹、瓷器,居第三位。清末民初,福州制伞业进入了繁荣期,一度全城有多家制伞店,其中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

(三坊七巷景区内悬挂的福州油纸伞。)

(三坊七巷景区内悬挂的福州油纸伞。)

“杨常利”伞号由福州人杨大坤创于清嘉庆年间,有人曾做过试验,“杨常利”纸伞经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年,“杨常利”油纸伞参加巴拿马世博会,荣获银奖。

△在乡音里倾听非遗

配音真鸟囝

*禹鑫

油纸伞与牛角梳、脱胎漆器一起被誉为“福州三宝”。在老福州人心目中,油纸与“有子”音相近,代表着多子多福;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着幸福美满、团圆平安。福州多烟雨,油纸伞又被称为“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之人所背的包袱里常夹着一把油纸伞。在经典闽剧《贻顺哥烛蒂》中,贻顺哥外出必备的道具就有油纸伞。

(严磊制作的油纸伞。)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福州杨常利和富贵等多家油纸伞厂进行了公私合营,成立了福州雨伞厂。福州油纸伞早先都是手工制作,年,全国第一台自动机械生产油纸伞骨架的设备在福州雨伞厂诞生。其后,工匠们将油纸伞的画面引入了油画、彩画、喷画、绢印等技术,伞面多画花鸟、山水、人物,使它从生活用品演变成了新颖美观的装饰品。

福州油纸伞曾远销日本,福州纸伞匠人在与日本商人合作时,开发过一种名为“蛇伞”的油纸伞,正常油纸伞伞骨为28~32根,蛇伞则有40~56根伞骨。上世纪80年代,福州伞厂职工曾多达多人,月产纸伞20万把,产品还大量出口港澳和欧美国家。

△在乡音里倾听非遗

配音真鸟囝

*禹鑫

戴望舒那首著名的朦胧诗《雨巷》曾因一把如诗若梦的油纸伞,让无数中国人动情。如今,一些充满憧憬的年轻人,还是梦想撑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坊巷间,去相逢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严磊正在工作室制作油纸伞。石美祥摄)

(小朋友展示油纸伞。)

(非遗进校园,严磊指导学生制作油纸伞。)

(非遗进校园,严磊指导学生制作油纸伞。)

传统工艺的油纸伞,因工艺讲究繁杂,年轻人不愿从业,使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油纸伞,到了消失的边沿。先前遍地开花的伞厂(伞铺、作坊)已经所剩无几。严磊是位85后的年轻人,为了传承“福州油纸伞”,年,成立了福州市福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他和他的同伴如今时常会在博物馆、图书馆和三坊七巷、上下杭旅游景区等地举办与油纸伞相关的公益展示活动和油纸伞DIY亲子活动,让父母陪孩子一起制作油纸伞,并和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福州油纸伞“非遗进校园”活动。严磊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油纸伞,热爱油纸伞文化,合力留下油纸伞下的古典之美。

加入为福州非遗代言的志愿者群体

预售许可证号:()榕房许字第号

福州晚报记者顾伟文受访者供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坊巷,探寻福州油纸伞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