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学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中医师承
TUhjnbcbe - 2022/3/5 21:41:00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9/302563.shtml?ivk_sa=1023197a
清热凉血药01-生地*02-玄参03-牡丹皮04-赤芍05-紫草06-水牛角清虚热药01-青蒿02-白薇03-地骨皮04-银柴胡05-胡*连清热凉血药01-生地*

甘,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热入营血,温*发斑 2.血热出血 3.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内热消渴4.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5.津伤便秘 

煎服,10~15g。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附药:鲜地*

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煎服,12~30g。

02-玄 参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散结。

1.热入营血,温*发斑2.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3.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 

煎服,9~15g。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玄参与生地*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常相须为用。但玄参泻火解*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生地*凉血养阴力较大,故血热出血、阴虚内热消渴多用。

03-牡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1.热入营血,温*发斑,血热吐衄 2.温邪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扑伤痛 4.痈肿疮* 

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炙用,止血宜炒炭用。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04-赤 芍

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1.热入营血,温*发斑,血热吐衄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 

煎服,6~12g。

血寒经闭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05-紫 草

甘、咸,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解*,透疹消斑。

1.血热*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煎服,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本品性寒而滑利,有轻泻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附药:紫草茸

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凉血,解*。主治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疮疡肿*,湿疹。本品作用与紫草相似,但无滑肠通便之弊。煎服,1.5~6g,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撒。

06-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定惊。

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 2.血热*盛,发斑发疹,吐血衄血 3.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脾胃虚寒者忌用。

清虚热药01-青 蒿

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2.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3.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4.疟疾寒热 5.湿热*疸 

煎服,6~12g,后下。或鲜用绞汁。

本品苦寒,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用。

02-白 薇

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疗疮。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温邪伤营发热 2.热淋,血淋 3.痈疽肿*,蛇虫咬伤,咽喉肿痛 4.阴虚外感 

煎服,5~10g。外用适量。

本品苦寒,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03-地骨皮

甘,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1.阴虚潮热,骨蒸盗汗 2.肺热咳嗽 3.血热咳血衄血 4.内热消渴 

煎服,9~15g。

本品性寒,外感风寒发热或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04-银柴胡

甘,微寒。归肝、胃经。

清虚热,除疳热。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小儿疳积发热 

煎服,3~10g。

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不宜使用。

银柴胡与柴胡二者名称相似,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长于清虚热、除疳热,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柴胡长于解肌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05-胡*连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2.小儿疳积发热 3.湿热泻痢,*疸尿赤,痔疮肿痛 

煎服,3~10g。

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胡*连与*连二者名称相似,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均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连药力不及*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连苦寒尤甚,善清心火、泻胃热,为清热解*要药。

一指禅赞赞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学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中医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