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TUhjnbcbe - 2021/12/3 18:36:00

新新,女,现年49,原籍江苏,现定居广东中山

我:一个人老心不老,爱时尚爱健康,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分享,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传统文化传播者.....自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每天活得精彩........

我,一个中医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一直追随曲黎敏老师有10年之久,直至年11月,成为了老师真正的学生,这辈子将立志为弘扬中医文化而努力。以下文章来自喜马拉雅曲黎敏老师精讲不生病的智慧2:精讲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我将其编辑整理,希望有缘之人能读到他,并能领悟他,感恩老师。

《经络养生》掌握中医里最神秘、最独特的学问

继《*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后,曲黎敏老师带你开启《灵枢经脉》篇,按次序详解经脉循行、经证和腑证,串联起生命之气传递的无形网络,感受身体能量运行通道,明心、独悟、神会独特的中医天人观,同时融合《难经》《奇经八脉考》《华佗传》《金匮要略》《医法圆通》等百家经典,系统性地梳理各类疾病,无论是伤风感冒还是心肺顽疾,都能通过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来调理,重抬身体自力。手到病除:方便省钱,重新激活人体能量系统。

笔记七十:为什么古代酒可以做药引?

这讲先再说说蒜。

一般来说,大蒜是不入药的。从药性上讲,大蒜属辛温类,开胃健脾,但是由于其味道过浓,一般不把它放在药里。现在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大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常吃生蒜,对预防很多疾病有好处。

药书里写大蒜,味辛,气大温。入五脏。解*去秽,除疟辟瘟,消肉消食,止吐止泻。此物亦可救急,但不宜多食,过伤损脾之气。因为蒜是走清窍的,多吃尤其损眼睛,所以古人云:蒜有百益,其损在目。然而损不止在目也。过食还可能耗肺气,伤心气,动胃气,消脾气,伐肾气,触肝气,发胆气,因此,食蒜,不可太过。

有的人经常流鼻血不止,民间有个方子,就是把大蒜捣成汁,贴在脚心的涌泉穴上。这样可以引壅在上面的火下行,达到止鼻血的目的。

此外,如果腿上出现水肿,民间也有个方子,把蒜捣成汁敷在肚脐上,这种方法可以通下焦、利水,同时可以通便。

大蒜还可以用来做隔蒜灸。最好用独头蒜,把它切成厚片放在肚脐上,然后悬灸,对治痈疽、痈疮,良效。

再说辣椒,辣椒也不入药。生活中,有的人特爱吃辛辣的、味道特别浓的、或具有某种极端味道的食物比如臭豆腐,这其实是因为脾郁滞不通,人就喜欢吃这些东西来帮助宣窍。中医认为奇臭或奇香的东西都能通窍,比如有个名药“苏合香丸”用了各种香料: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等,来救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韭菜,味辛、微散,气温、性急。可以温中下气,归心益阳,暖膝胫,和脏腑,除胸腹顽固冷痛,止白浊遗精,活血解*。少用则有益于肾,多食能令人神昏,有损于心。

乌梅味酸,气平,可升可降。可以收敛肝气,固涩大肠,止血痢,安虫痛。现在人们喜欢夏日将乌梅作汤以止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腹中无暑邪者,可以喝乌梅汤(酸梅汤)收敛肺气而止渴。倘有暑邪未散,而喝乌梅汤,就会把暑邪结闭于肠胃之中,到了秋冬,就有可能变为痢疾。所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如果秋天有痢疾,也有可能是夏天不正确的喝了乌梅汤的结果。

莲子,味甘涩,气平、寒,无*。入心、牌、肝、肾四脏,能够养神定志,善止泄精,清心气,去腰疼禁痢疾。莲子最好不去莲心,莲子心单用,入之于人参、苓、术之中,尤其治梦遗,取其能交心肾也。所以用莲子一定不可去芯,一去芯,则神不能养,而志不能定,精泄不能止,而腰痛不能除矣。

藕,甘寒。主治瘀血,止吐、止鼻血,破产后血积烦闷,解酒湿热。

甘蔗,味甘,气平,无*。入脾、肺、大小肠。绞汁入药,养脾和中,解酒*,止渴,利大小肠,益气驱天行热(瘟疫),定狂,是绝佳的润燥之品。

小建中汤会用到饴糖,饴糖,是麦芽糖,甘、大温无*。味厚,守而不生,补中宫。

酒,味苦、甘、辛,气大热,药书里说他有*。无经不达,为引经药,势尤捷速,可通行一身之表,高中下皆可至也。其中,白酒,升而不守,入气分;醪糟:能升能守,入血分,但易生痰湿。

其实酒是最早的药。中医认为:酒可以使人通神明,还可以通行经脉。常被用来做引经药,比如说我们现在常食用的米酒、*酒,在古代就是非常好的药引子。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酒汤和炙甘草汤都会用到清酒,瓜蒌薤白白酒汤会用到白酒,都有引经的作用。所以是治疗心病、肝病的良药。

中国的酒主要是由谷物酿造的,属于水谷之精华,古代很少有烈性酒,一般是薄酒一杯,并且讲究冬天饮酒要烫过再喝。酒呢,少饮有节,每天稍微喝一点点,对脾胃是有好处的,对全身都是有好处的。因为酒可以通血脉、厚肠、御风寒,同时还可以消愁,因为酒有宣散的作用。但如果喝得太多,就成了借酒消愁愁更愁,那就会加重情志的问题。

“无酒不成席”其实是说两点:一是酒能助兴,调节吃饭时的气氛;二是酒有化肉食的功效。有的人说吃山楂丸可化掉肉食,我没见哪个古代文献记载过一摆宴席就每人先发个大山楂丸的,都是吃肉喝酒。

我们会发现,吃生鱼片的时候,一定要喝清酒,以及芥末,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有宣散和化肉食的作用。

中医认为酒气彪悍,酒入到胃中,会使胃胀,然后气上逆满于胸中,造成肝胆的浮越。平常我们的肝胆都是耷拉着的,人喝完酒后,肝胆马上就横起来了。这就是俗话所说的“酒壮怂人胆”。人在喝完酒以后,胆量往往成倍增加,平时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了,不敢干的事也敢干了。但往往是说了、做了,酒醒后追悔莫及,为时晚矣。有些人天生来这世上是喝酒的,谁也别拦着谁。

但喝酒时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要与冰水同饮,二是不要与乳品同饮。喝酒以后常会感觉很热,有的人就爱要杯冰水喝,这样做就会使人体的精血受伤,出现手颤、手抖等症状。而酒和牛奶类的东西一起喝会“令人气结”,就是使人的气机凝聚,阻碍了正常的气机流动。现在很多宴席上都爱提供酸奶,我们要注意避免酸奶和酒混着喝。

醋,在中药里称“苦酒”。醋乃食物中必需,用之入药绝少。但《伤寒论》中有“苦酒汤”,专治喉痹症,“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这时已经不是咽痛了,而是咽喉生疮,有血了。苦酒就是醋,可以活血行瘀,清除疮上的分泌物。

醋,味酸、,气温,无*。入胃、大肠,尤走肝脏。醋必米造,始得温热之气,否则,味过于酸,过于收敛,会导致筋缩涩,故入药必取米醋。凡吐血,或肢体毛孔出血,肚脐出血的,可以用醋二升煮滚,倾在盆内,双足心泡之,少顷即止血。取其过酸,有敛涩之功。

吃的东西讲不完,就先讲这些吧。

(中秋佳节快来临了。送礼,老人小孩成人都合适的养脾胃首选佳品)

我创建这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