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想不到夜晚还是和中午一样炎热,说明大暑时节的炎热不分白天和晚上。
大暑时节,以消暑为主的风俗活动在华夏大地上缤纷绽放。
01
送大暑船
浙江台州沿海地区,每到大暑这天,当地会举行盛大的“送大暑船”活动。渔民抬着装满祭品的“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当地居民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祈福平安。“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后,满载着人们祈福顺遂安康愿望的“大暑船”漂向大海。
02
吃仙草
广东地区流行吃仙草消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因其重要的消暑功效,所以被称为“仙草”。
03
吃鲜荔枝
福建莆田,大暑前后,荔枝挂满枝头。古时没有冰箱,大暑时节,古人采摘新鲜荔枝,在井水中浸凉后食用,享受荔枝带来的清凉又甜蜜的时刻。
04
喝暑羊
山东枣庄有“喝暑羊”的习俗,在大暑这一天,不少市民到当地的羊肉馆去“喝暑羊”。炎热的三伏天,人体容易积热,而羊肉属于发物,加入辣椒油、米醋、大蒜的羊肉汤,喝下去后起到以热制热,排汗排*的功效。尤其是加入黑糯米醋,不但能中和羊汤的油腻和膻味,而且酸香的口感还能开胃增进食欲,一碗羊汤,弥补亏空的苦夏。
大暑如同人生奋斗的巅峰,斗志昂扬,热火朝天。自强不息的奋斗和付出,终能换来硕果累累的丰收。
附: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起居养生宜少动多静
大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使用空调有技巧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打开空调有技巧,应先开空调几分钟后再关闭门窗,以减少空调内部及滤网中的细菌在室内停留。
防暑、避寒湿
在太阳照射最厉害的时候避免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
天气虽热,不可贪凉,空调房不宜久待,睡眠需避凉风,不要睡地板,不要在风扇、空调下及风口处睡觉。
二、饮食养生
1、大暑时节暑湿困脾,易使人食欲不佳、倦怠乏力,饮食宜清热祛暑、健脾利湿、消食开胃,可多采用粥类食疗。
◆绿豆粥、丝瓜粥清热祛暑
◆薏米黑米红豆粥健脾利湿
◆糯米木耳大枣粥润肺养胃
◆桂圆粟米粥补益心脾
◆粳米山药枸杞粥补血明目
2、多食新鲜瓜果,如西瓜、丝瓜、冬瓜,清热化湿。
3、注意顾护脾胃,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如雪糕、冰冻饮品等。
三、运动养生
运动方式的选择上,推荐选择传统保健术,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关节操等。常年坚持,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平衡阴阳,防病治病。
运动当以汗后神清气爽,不觉疲劳为宜,活动强度、时间依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
四、穴位养生
刮痧防暑
刮痧板可选用水牛角或木鱼石制作,取穴: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刮拭顺序:先刮风府、哑门,再刮背部膀胱经,最后刮前臂内关、合谷穴,以出现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痧斑块或痧条块为度。大椎属督脉经穴,为诸阳经交会穴可通阳泄热;配合谷、背部膀胱经可疏泄阳明、解暑清热;配风府、哑门醒脑开窍;配内关清心除烦和胃降逆止呕。
艾灸祛湿
穴位选取:中脘、足三里、天枢、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脾俞。中脘为八会穴之一腑会,又是胃的募穴,可健运中州。天枢为大肠之募穴,可健脾和胃。脾虚配足三里与脾俞。血海涵养气血,濡养血脉,利化水湿。三阴交健脾利湿,阴陵泉为化湿要穴,利全身之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