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谭木匠修梳人每一把梳子,都值得温柔以待
TUhjnbcbe - 2021/1/13 2:07:00

一把木梳,由森林到工厂,经受自然界的秋冬寒暑,感知工匠们的精雕细刻,最后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一件人们每天都要用的物什,它静默无声,却是给了主人最长情的陪伴。

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会变得越来越温润柔滑,但同时,也难免会被烙上岁月的斑驳劣迹。

对于爱物惜物的人来说,常伴身侧的物什损坏了,总会惋惜和怀念,要是能够修复,必然欣喜若狂。

这份欣喜,便是“修梳”的意义。

这不是一件“傻事”

/手工“小白”的修梳之路/

杨凤莲,加盟谭木匠21年,经营15家谭木匠专卖店。21年来,她卖过很多梳子,也收过不少维修品,但她自己却从未修过一把梳子,直到年5月,她背着39把木梳来到谭木匠万州生产基地,踏上了手工“小白”的修梳之路,才知道:原来,修梳子真的会上瘾。

昆明,三市街。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一眼望过去,车水马龙。

在谭木匠专卖店里,杨凤莲偏居一隅,手中握着已经损坏的木梳,一点一点地修补着,一点也不受街边热闹气氛的影响。

看着她聚精会神、手法娴熟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四个多月前,她还是个手工“小白”。

曾今,杨凤莲对于维修梳子一直都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态度。

在她看来,不管是做梳子还是修梳子,都是精细的艺术活,而自己却是个手工“小白”。

基于这点自知之明,她从未参与梳子维修工作。店里收到的维修品,就交由店员来维修,难度大的,就寄回工厂维修。

直到年初,公司开始开发线上维修服务系统,并在全国甄选有资质的专卖店,成立售后维修站,全面提升售后维修服务。

杨凤莲知道做好售后服务的意义,便决定:一定要做好维修站!

成为维修站,最重要的就是维修技术要好。为了能从手工“小白”变成修梳能手,杨凤莲踏上了求学之路。

5月20日,杨凤莲背着39把维修品木梳,从昆明来到重庆万州谭木匠生产基地,学习木梳维修技术。

“很多人觉得修梳子很快很简单,但其实不是的,它需要很多工序的。”

杨凤莲“下决心”要学好木梳维修的技艺,但大概如她自己所说,天赋有限,频频“闹笑话”。

“我把维修的照片发维修交流群里,结果有店主笑我,说‘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这样修不行啊’,不过也是他们也教了我很多。”

杨凤莲一直记得朋友说过的一句话:“开车技术好不好,看开的公里数就知道了。”她觉得只要自己坚持修下去,肯定会越修越好的。

维修站成立以来,在维修台前一坐四五个小时不动,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常态。有朋友笑称她是“改行”修梳子了,她却说“修梳子会上瘾”。

“很多顾客送梳子来修的时候,其实是没报多大希望的,但当他收到维修好的梳子时,那种高兴的心情直接映射在脸上,一下感染到我,我心觉得特别快乐、特别满足!”

还记得在年谭木匠全国加盟商店主店长年会上,新加盟谭木匠的店主店长对公司“终身免费维修”的服务理念提出质疑:

“你都帮顾客修好了,谁还来买新的?门店的销售量又该如何保障?”

最终,谭木匠还是把这件大部分人都认为的“傻事”坚持下来了。但杨凤莲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也不傻。

以前,谭木匠免费维修服务,就已经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放心和青睐。今年售后服务再次升级后,更是实力“圈粉”。

维修服务升级后,杨凤莲明显感觉到,顾客的态度不一样了。新顾客,变得更“友好”,老顾客变得更“粘人”。

以往邀请新用户成为会员,有些人会不愿意,但是会员系统“产品维修”在线服务系统上线后,他们十分乐意加入会员。

随着会员系统“积分商城”、“产品维修”等功能的应用,老顾客和专卖店的互动交流也多了起来。

“自从维修服务升级以来,店里的会员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维修站专卖店,会员是最多的。”

杨凤莲加入谭木匠已经21年,她喜欢谭木匠的品牌文化,也珍视谭木匠的每一把木梳。

对于杨凤莲来说,木梳早已超越了一件物品的存在,它更像一个与她相依相伴21年朋友。

一路走来,她深刻地体会到“终身免费维修”带来的好处。它符合谭木匠品牌成立的初衷,也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

“我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是个好事,所以我努力学习,从不会修梳子到现在修梳子修得很利索,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不是艺术是生活

/从“制梳”到“修梳”,从“艺术”到“生活”/

周先国,自年进入谭木匠,18年来他专注于做一把木梳。如果说,杨凤莲是手工“小白”,那么周先国就是一个资深“技术男”了。

江苏,句容。四面环水的小岛上,一阵阵木头与齿轮的摩擦声,时不时的,从谭木匠行*管理中心办公楼东侧的角落里传出。

这是一间木作工坊,里面有两排机器,工作台上,摆放的是正在维修的产品。

工作台一旁是靠着墙面的货架,上面放着一个个篓筐,每个篓筐都装着绑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谭木匠修梳人每一把梳子,都值得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