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NBA非常常见的一种阵地进攻战术体系,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它之所以叫“牛角战术”,是因为它的落位方式。看下面这张图:
控卫持球,两名内线球员在罚球线两侧,两名投手在底角拉开空间,这样落位,看上去是不是很像牛角?“牛角战术”就因此而得名。也叫“V字进攻”。就像下面这张图,掘金的落位:
牛角战术的特点在于,持球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人的掩护,形成挡拆,而且持球人不会受到防守者的干扰。然后,两名内线一个顺下,一个外弹。下图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是选择了右侧5号位的掩护。然后,就是视对面防守情况而定,1号位可以选择如何处理球:如果5号位篮下有机会,就把球给他;如果自己有个人进攻的机会,就自己攻;如果对面防守收缩,那么外面的投手就出机会了,1号位可以把球传给底角的3号位,也可以传给外弹的4号位,看谁有机会。
但如果挡拆之后没出机会,那就进入下面的阶段:
1号位或4号位寻找向低位5号喂球的机会(左图);或者是4号位给侧翼2号位传球,然后2号位跟4号位挡拆,5号位也可以给顺下的4号位做一个背掩护(右图)。
篮球场上千变万化,阅读对方防守就显得至关重要。刚才介绍的,牛角战术的基本发起方式是挡拆,防守挡拆的那几种方法,上抢、后绕、大个延误、换防、夹击(这里有对防挡拆的详细解释防守篇:持球掩护防守指南),就比如:
当防守者X1上抢时,1号位可以自己上篮(如左图);当X3过来协防1号位时,底角3号位出投篮机会。
当防守者X1从后面绕掩护时,就等于放了1号位的投篮。
如果对面换防,这就极易形成错位。可以把球给5号位,靠身高优势单打对面的小个,如下图:
也可以1号位小打大,面对大个有速度优势,如下图:
顺便提一提火箭的无限换防。火箭队内胖子多,塔克虽然身高只有2米出头,但有公斤的体重,对抗强,能够作为迷你中锋使用;就算是队内最矮的哈登保罗,以他们的对抗,都能顶得动对面的大个子。而火箭的中锋,无论是卡佩拉还是法里德,移动速度都很快,能跟上对方后卫。因此,即使形成错位单打,对方也占不到什么优势。于是乎,无限换防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能够拆解对方的进攻配合,让对方只能一打一,尤其是面对勇士时很有效。
其实,牛角落位也不只是可以打挡拆,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发起进攻。这里举几个比较常见的给大个高位策应的战术说一下。
比如这种:
1号位传给5号位,然后快速转向同侧,4号位落低位,同时底角3号位沿底线空切到另一侧。5号位找机会给3号位传球。如果没机会,4号位可以给2号位做掩护,2号位往篮下切,5号位把球给他。
或者这种:
4号位拿到球后,1号位跑另一侧,5号位快速切入篮下等待传球。如果5号位接不到传球,他就继续跑动到底线为4号位制造单打的机会。两投手等待机会接球。
还有这种:
1号位先将球给4号位,然后往另一侧给3号位做掩护,让3号位进来。然后,1号位挂3、5号位的连续两个掩护,跑到弧顶三分线外,出接球投篮的机会。
牛角战术的延伸还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篮球场上千变万化,进攻球员可以根据场上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但最终目的是创造出进攻机会。
听首歌曲:
王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