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张文莉)“贵州白水牛全身泛白有光泽,角和蹄也为白色,皮肤粉红色,性格温顺,形象憨态可爱,又名凤冈白水牛、亮毛牛,被称为水牛界的‘白雪公主’。”贵州省畜禽遗资源管理站正高级畜牧师李波介绍说,截至目前,白水牛存栏约80头,已处于濒危状态,比大熊猫还稀少,非常珍贵。
贵州白水牛。
今年以来,省级揭榜挂帅——凤冈肉牛高效养殖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在凤冈县走村窜寨,探寻贵州特有的水牛品种,测定其品种和遗传资源特征特性,开展品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据介绍,贵州白水牛原属役用型地方水牛品种,饲养历史悠久,据《遵义地区畜牧资源与畜牧区划》记载,在清末年间就有白水牛繁衍,不少农民喜养白水牛“图吉利”,民间还有用白水牛角蹄作药引的传统。贵州白水牛在当时较封闭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特殊习俗环境中,经过长期选育、饲养而形成的地方品种,属于沼泽型水牛。
“贵州白水牛主产于凤冈县石径乡、永和镇等地,在近邻的务川、德江、湄潭等县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贵州白水牛的役用性随着社会发展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由于没有专门从事贵州白水牛养殖的保种场,只能依靠农户传统养殖保种,保种难度加大。年存栏约头,年底存栏约头,目前不足百头。”长期在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畜牧师康颖修说。
贵州白水牛是我国地方水牛品种基因库的宝贵资源。
“贵州白水牛不是白化水牛,白化水牛是眼睛是粉红的,怕光。而白水牛是黑眼睛,不怕光,具有稳定遗传性能,是全世界唯一白色水牛品种。”凤冈县畜牧专家梁正文介绍。
据了解,贵州白水牛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建立贵州白水牛“分子身份证”迫在眉睫,需要开展生物活体保种和生物遗传物质分子生物学保种,用双重保障保护好贵州白水牛这个优良品种。
目前,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已对贵州白水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血液样品进行采集,并对体型外貌、影像资料等进行逐头记录,血液样品送到北京全国畜牧总站国家基因库保存。同时,省级畜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已采集贵州白水牛体细胞、耳组织等遗传材料,通过超低温冷冻技术,能长期保存贵州白水牛的遗传潜力。
贵州白水牛生物活体保种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多方合力完成。
一审:杨雪
二审:程丹
三审:袁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