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冷武器,主要由弓臂、弓弦和箭簇三部分组成,是人类工具使用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可形成远距离攻击和杀伤。
弓箭常规弓箭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弓臂、弓弦和箭簇三部分组成,弓臂多采用槭树(枫树)、山茱萸树、桑树或同时采用多种木材制作而成,其中面向目标的一面称为弓背、面向射手的一面称为弓面,弓弦多采用动物的腱、马鬃、葡萄藤、牛肠或蚕丝等制作而成,箭簇最前端有金属部分称为箭头,箭杆多采用芦苇秆、竹、白桦木或山茱萸木等制作而成,箭杆上通常会加2~4片用鹅、鸭或水鸟的羽毛制作而成的箭羽以保持飞行时的稳定;
有些弓箭的使用者还会额外增加拉弦工具和弓袋、箭箙等配套用具,其中拉弦工具主要是金属拇指环(又称扳指),其内侧通常有槽或凹处用以更好地扣住弓弦加快射箭的速度,并可防止拇指被弦线割伤,弓袋是用来装弓的袋子,箭箙则是用来装箭的盒子,很多的弓箭手会将弓袋与箭箙结合起来并吊在腰带上;
周文王姬昌(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著作《周易·系辞下》记载有“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即为最初的弓的制作方法,将单片木材或竹材弯曲,缚上动物筋、皮条或麻质的弦,用削尖子的细木棍或细竹棍即成为箭;
弓箭的制作并不复杂,甚至孩子们自己动手而无须大人代劳也能完成,先找一段大小适中坚韧柔软的小树,将其慢慢弯成一弓形,为了防止其伸直复原也可用柴火燎一燎,如没有合适的树木也可用竹片或藤条等代替,弦则用麻绳或者是用橡皮筋系上即可,箭矢可用甘蔗叶梗、芦苇秆或黄麻秆制作,这样就成了最简单的类似于玩具的弓箭;
春秋战国时期周公姬旦(周公旦)著作《周礼·考工记》记载有“弓人为弓”篇,对弓的材料采择、加工方法、部件性能及组合等制弓技术作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总结,认为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等“六材”为重要;
六材之“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多层叠合用以制作弓臂的主体,其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干材以柘木为佳,次有檍木、柞木等,竹为下,这些木头的材质坚实无比,任凭推拉也不会轻易折断,发箭射程远杀伤力大;
在西方多以紫杉作为理想的制弓材料,尤其是在古老的英格兰所有的长弓都是由紫杉木制作而成的,其他如橡木、柳木、山核桃木、雪松木、铁树木、百榆木、桧木、桦木和铁杉木等也都是西方很常见的制弓材料;
六材之“角”即动物角,制成薄片状贴于弓臂的弓面,以本白、中青、未丰之水牛角为最佳,由于在中国北方多为黄牛,水牛极少,故只能用次之的羊角来代替;
六材之“筋”即动物肌腱,贴于弓臂的弓背和角一起增强弓臂的弹力,能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入,以牛筋为最佳最常用,选筋时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
六材之“胶”即动物胶,用于粘合干材和角筋,以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或犀胶等为上,尤其是黄鱼鳔鱼胶最佳,常用于制作弓的承力之处等重要部位,而将兽皮胶用于包覆表皮等不太重要的地方;
六材之“丝”即丝线,用于对缚角被筋的弓管等处进行缠绕,要求既要拉紧不能松开,而且还要密实不能散开,在选丝时以色泽光鲜如在水中一样的丝线为最佳;
六材之“漆”即防腐油,将制好的弓臂一层又一层地涂上漆,以防霜露湿气等对弓的侵蚀,一般每隔10天左右就要上漆一遍,直到能够起到很好地保护弓臂的作用;
弓弦以坚韧的生牛皮制作为最佳,可将其切成宽3毫米左右的长条,也可用各类绳索或用老荨麻树皮搓成结实的弓弦,如果弓臂的弹性很好,则只需要相对较短的弓弦,使弓臂稍微绷紧即可提供相当大的弹力;
箭的箭头可以直接将箭杆的前端削尖淬火而成,但如果用附加的锋利马口铁或燧石箭头系紧在杆上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箭杆的前端从中央部分剖个裂口并插入箭头然后用肌腱紧紧缚牢即可;
箭的箭杆可选用任何木或竹制作而成,但以桦木为最佳,箭杆长度通常约60厘米左右,宽6厘米左右,但一定要直且尽可能光滑,在箭杆末端还应刻有用于支在弓弦上的凹槽上,用羽毛制作的箭羽可以提高命中的精确度;
箭的箭羽以雕翎为最佳,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而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量最差,《周礼·考工记》中专门论述了箭羽部分的安装和比例对箭矢飞行速度和距离的影响;
宋朝时为了解决优质羽供应不足的问题而发明了风羽箭,元朝政治家、军事家脱脱(年~年1月10日)和中书右丞相阿尔拉·阿鲁图著作《宋史·兵志》记载,公元年(庆历4年),宋廷“赐鄜延路总管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即将箭尾安装箭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其设计思想非常的科学;
弓箭的制作和使用通常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因为首要的问题就是就地取材,产竹的地方用竹弓、产木的地方就用木弓、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用以筋、角制作的角弓,中国中原地区的角弓,就是自秦代起不断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作战而发展起来的,韩国人使用角弓是因为受中国的影响和元朝征伐日本失败后的败兵滞留朝鲜半岛时遗留的影响;
弓箭的形制也受时代条件和作战方式所决定,中国秦朝的弓箭(包括弩机)从弩床、弩机和箭头的形状制造,到弓箭兵的数量、训练和战术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甚至在今天看来都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