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秀骑牛上战场
刘秀率义军进军的第一个地方叫长聚(即现在新野的沙堰镇),当时沙堰地方虽不大,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军事据点,由新野县尉亲自坐镇,如果把沙堰的官兵消灭掉,就等于斩掉南阳驻莽军的手臂,剪除了后顾之忧攻打沙堰,刘秀军队没有什么装备,特别是缺少战马,为了上阵杀敌,他就骑牛上阵,这南阳的大黄牛,个大健壮,还是刘秀在瓦店南八里铺(白水村)犁地时用的牛,为刘家耕地拉车出了不少力。
新野上阵前刘秀给大黄牛装备番,并给牛喂足了草料,刘秀给牛讲:“老朋友,今日不去耕地拉车,咱上战场杀敌,你可要争气啊。”牛儿似乎听懂了刘秀的话,点了点头,两只大眼睛深情地望着刘秀,牛虽然不会说话,刘秀也已明白了它的心思。刘秀骑在牛背上,当时的宗亲子弟和义军都出言相讥,说他一定是为驮财物所备。
新野刘秀认为,周朝时黄飞虎骑五色牛,助西岐西伯侯姬昌建立周朝,他如今上阵冲锋,骑牛换马,有什么不可能,同样能助我成功。两军交战时,刀兵相接,喊声四起,肉搏惨烈,非死即伤,刘秀骑在牛背上,左右冲锋,新野县尉虽然身经数战,却从未见过有人骑牛上阵,正在惊悸之时,却见那头牛狂奔而来,刘秀举刀劈了下去,顿时挺尸马下。刘秀趁牛前冲的惯力,飞身跳到对方青龙马的背上,有了新的坐骑。其余官兵见此情景四处逃窜,刘秀义军占领了沙堰(古时长聚)。再说牛知道主人骑到了马背上,背上没有了重量,力量更大,飞奔向王莽军队之中猛冲,用牛角、牛蹄子消灭了不少官兵,此战结束,大黄牛立了大功,刘秀亲自给它戴上大红花,用最好的草料喂养,并安排家人,号令此牛老了不准杀食,好生养护。
新野从此以后,皇封的南阳大黄牛在全国、全世界也是很有名望的,他比任何省、市的同类都要高大健壮得多。这就是南阳大地流传甚广的刘秀骑牛站新野的故事。
新野二、召信臣兴修水利后有沙堰镇
沙堰镇位于新野县城北13公里处,素有新野北大门之称,缘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兴修水利立沙围堰而得名。三国古迹鹊尾坡、荐贤岭闻名遐迩,猴戏之乡蜚声内外。
新野境内现存古文化遗址有西汉时期的召父渠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仓疙瘩遗址、翟官坟遗址和马庄岗遗址,汉代新安铺遗址、古战场遗址雀尾坡、关宿桑。关宿桑相传为关公担闸放水淹曹,晚上休息所倚之树,历经千年仍枝繁叶茂,为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召父渠系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在此围沙成堰,修渠灌溉农田,后人称之为召父渠,召父渠遗址为新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野三、另一座汉桑城
自新野县城北上15公里,便是三国古镇沙堰。如今,沙堰镇政府院内有一株粗大的桑树。当年,曹操亲率50万大军杀奔新野。诸葛亮制订了先烧后淹曹兵的周密计划,派关羽在沙堰埋伏。激战前夜,关羽和袍睡在这棵桑树下。曹军杀入新野空城后被烧得焦头烂额,大败而逃,渡河时被关羽提闸放水淹死众多。为此,后人又仿照新野县城内的汉桑城,建起了另一座汉桑城。
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