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康界
作者:田青
事件:11月21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公示人工牛*国家药品标准草案,公示期为三个月。本次是对年版《中国药典》中人工牛*国家标准的修订,相比旧版标准,本次公示的标准草案修订了鉴别、含量测定中胆红素等项的检测,增加了炽灼残渣、含量测定中胆酸类、胆固醇等检测项。
天然牛*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多组分、多途径的协调作用下,药理作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都有显著作用。
人工牛*是按照天然牛*的主要成分(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配制的一种牛*代用品,与培植牛*、体外培植牛*一起并称三大天然牛*代用品。
在临床应用时,对于一般治疗性药物,人工牛*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临床急救性药物,以天然牛*、培植牛*和体外培育牛*为佳。
表:天然牛*、体外培育牛*、培植牛*和人工牛*差异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据公开资料显示,人工牛*的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不到天然牛*的0.5%,能更好的满足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如今已广泛用于中药及化药。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收载的95种含牛*的中药制剂中,70种使用人工牛*,占比74%。在生产供应上,国内现有多家人工牛*原料药生产企业,供应全国余家制药厂,保障了多个品种中成药的生产应用。
由于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清热解*效果,目前人工牛*多用于感冒清热和口腔咽喉类疾病药物。年上半年,在零售市场-感冒清热类用药中,复方氨酚烷胺的销售额居于连花清瘟、感冒灵和藿香正气之后,位居第四位;氨酚*那敏位居第六位。在零售市场-口腔咽喉类用药中,人工牛*甲硝唑位居第三位。
从零售市场占比变化看,感冒清热类药物受疫情防控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除连花清瘟外,各大品种基本都呈现占比下滑状态,几个占比较高的人工牛*成分感冒清热药物的销售情况如今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而口腔咽喉类用药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得益于患者自我药疗和“牙痛神药”营销推广的影响,人工牛*甲硝唑的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图1:-H1含人工牛*成分的药物在零售市场感冒清热类用药中占比
图2:-H1含人工牛*成分的药物在零售市场口腔咽喉类用药中占比
数据来源:中康CHIS系统
总结
人工牛*的发明是现代科学研究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典范,通过科学合理的测定、合成牛*的关键有效成分,既解决了天然牛*供应不足、价格高昂的问题,也在原有治疗急重症为主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症拓展。本次国家标准草案的公示,将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工牛*原材料的测定与合成,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这一细分领域的药品生产,将促进这一领域市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