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流行性出血热内陷少阴如何截断
TUhjnbcbe - 2023/10/17 18:12:00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价格是不是很高 http://m.39.net/news/a_6991933.html
少阴动血证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休克、全身疼痛、头痛、腰痛以及眼眶痛等。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即汉坦病*)引起的,病*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以青壮年多发,死亡率为20%-90%。本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但如果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51.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此症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高热,伴肾损害与血尿。

52.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流行性出血热初起有发热,头、腰、眼眶痛,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发热少退则常转入休克。断不可发汗。发汗则动血。或皮肤紫癫,或眼结膜下出血,或因消耗性低凝血而从口鼻出血。

“一身手足尽热者”,就是患者高烧,手心脚心都烫。“热在膀胱”,是说有肾损害,就是流行性出血热会尿血。尿血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表现,这个“必便血也”指的是小便、尿血,《伤寒论》中所说的“便”有时候指大便、有时候指小便。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是,第一,是传染病;第二,会出血;第三发热,上胸部的皮肤很红,包括胸部、颈部、脸部(包括眼睛),还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这是传染病早期*血症的表现,就是三红、三热。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表现就是发热,是先发烧、后出血,伴休克,这个区别其他疾病,其他病是因为高热导致人休克,而本病是一退热就休克。而且断不可发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一般伤寒的发热只要一出汗、体温一退、病就好了,但温病不行,温病如果用麻*汤,尤其这个流行性出血热,如果用麻*汤桂枝汤,立马就开始眼睛出血、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就是我们温病学讲的“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发汗则动血,“未知从何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目出就是他的眼睛充血,整个眼睛都红。“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难治,这种病很容易死人,主要是因为消耗性低凝血广泛的出血,死亡率高,张仲景也说难治,所以中医也有不治之症。

何时截断?这个病如果治疗的话,必须在发热的时候、在出血之前,就要截断它,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区分这个病的发热跟普通发烧两个区别:

第一就是头痛,腰痛,眼眶痛,三个地方痛。第二,有三个地方红,脸、颈、胸红,脸部包括眼睛,眼睛也是红的,就是全身的血管都是处于充血的状态。就是三痛和三红,然后伴有发烧,一抹手心脚心滚烫、像火一样,这个时候要赶紧治疗。

截断处方和思路治疗的代表方有犀角地*汤,原文说犀角没有的话可以用升麻代之,但我个人在临床是用大剂量水牛角替代犀角,再加升麻。犀角地*汤的组成是犀角、生地、丹皮、芍药,治疗少阴动血证就是从这个处方去加减,加减也是很有套路的,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几组药去加减。第一组:丹皮、芍药。这是一对药,清肝凉血的,特点是都含有芍药苷,丹皮比芍药多了丹皮酚。第二组:金银花、连翘。外感病中常用的一对药,还可以加栀子。连翘在外感病中比较特殊,连翘含有维生素P,能够保护血管,可以止血,连翘的止血和茜草地榆这些药物的止血作用不同,后者主要是作用在凝血系统上,而连翘是血管保护剂,防止血管脆性大,血管脆性大了就容易出血,所以温病里经常用到连翘,这是连翘的特性。栀子也比较特殊,栀子是清气分药里面能直接影响凝血的,所以选药是很具有特殊性的。第三组:菖蒲、郁金。它高热一退就要休克、神志不好,外热一陷、里络即闭,菖蒲、郁金化痰,可以治疗神志。还可以加竹沥。温病如果夹痰湿的一般舌苔偏厚腻一点,用菖蒲郁金,舌苔不厚的可以用竹沥水或者金银花露。第四组:犀角、紫草。这是清热凉血止血的,可以加茜草、地榆,茜草凉血止血,地榆清热凉血止血,地榆可以配紫草;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不用桃仁这些去活血。第五组:羚角、钩藤。这是防止抽风惊厥的,可以配伍*芩。第六组:生地、玄参。还可以加大青叶,这是吴鞠通在温病中经常用的三个药,清热需养阴,而且玄参、大青叶还可以解*。

第七组:淡竹叶、通草。就是引热从小便去。

截断一定要及时!

我们再看薛生白讲的“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这里的用药也是这个套路,无非是高热用了一个金汁,金汁现在用的少了,可以用牛*去替代。但其实薛生白这个处方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他是已经出现神昏痉厥才用药的,就是温病已经内陷厥阴了,这不光是少阴的问题,斑疹是少阴,而出现舌缩和神昏痉厥就是已经内陷厥阴了,内陷心包经就舌缩,内陷肝经就痉厥,就是风动人眩嘛。就是没有在厥阴之前截断,一般效果都不好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舌头缩有一个简单的阶截断,就是针刺通里穴和间使穴,温病的患者但凡出现说话不利索,马上针刺通里穴和间使穴,中药可以用我们的验方加味百合地*汤去截断。因为说话不利索、舌缩之后,马上会影响神志了,我们不能等已经昏迷、抽风了再去治疗。还有《温热经纬》的神犀丹,这个方很管用,我自己用的非常的多。实际上它也是上面这七组药的套路:犀角、紫草:都是凉血的。菖蒲:是外热一陷,里络即闭。*芩:是少阳之上、火气治之,或者用栀子,栀子可以清肝,肝藏血嘛,所以温病里面要么用*芩、要么用栀子。生地、玄参:玄参能够解*,缓解*血症,在外感热病中,生地、玄参经常配板蓝根。银花、连翘:就是温病常用的清气分热的。金汁:我们现在用的少了。大概就是这些药变来变去的,基本都在上面那七组药里化裁。关键在于用药的时机,一定要提前用药,如果按照《湿热病篇》的条文所述时机去用药,十之八九是死。

清代温病的医案有很多可以学的,其中《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这几本书是一定要读的,《临证指南医案》里面的学问太多了,我至少读了二三十遍,别看叶天士的处方小、剂量轻,但里头的学问很大。《吴鞠通医案》也很重要,只有读了吴鞠通医案才能真正懂《温病条辨》。

外感温病初传营分当如何判断?

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清代关于温病的医案,写的惊心动魄,先发烧头痛用银翘散,过两天高热了用白虎汤,再过两天病人发斑疹了就用益阴汤,然后就开始抽搐神昏,就是犀角地*汤,再然后就没有了,医案写完了,为什么呢?因为病人死了,因为他没有截断,病情在持续进展。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尤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所以清代很多医生就根据这个规律分出了分卫气营血,就觉得到了气分才可用气分的药,到营血分才可以用营血分的药。这是不对的,因为伤寒和温病不一样,温病的特点是直中营血,什么意思呢?温热病,比如流感初起虽然总体上表现跟感冒有些相似,但它舌苔不一样,流感的舌苔一开始就会有芒刺。

我自己对温病的主张就是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凉血,从卫分就开始要凉血,当然还是有个卫气营血的区别,像如果有卫分的时候要去透它,比如温病常用的银翘散,组成有银花、连翘、竹叶、芦根、荆芥、淡豆豉等,都是透表的,但是连翘就选得很独特,因为连翘就是一个入营血的药,连翘含有维生素P,可以保护血管、防止出血,所以神犀丹用犀角配连翘。

我们回到叶天士来:“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其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花露就是银花露。“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就是烦躁、大便不通时可以用金汁,金汁现在基本不用。“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代之”,人中*跟金汁相比没那么寒,但现在也不怎么用。“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徨,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其无寐”说的是,入营到入血通常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表现为睡眠不好。第二个阶段是斑点隐隐,这个疹是平的,就是局部一个一个小的出血点,这个疹刚开始发的时候不明显,所以是隐隐。最后才是透疹、出血,透疹就是疹子突出皮肤了,出血比较明显了,出血就是随后内脏也开始出血了。睡觉不好、斑点隐隐属于营分,疹透、血出这是血分。所以入营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开始心神不安、夜深不寐,就是越是晚上越烦躁。当然从舌苔上也有表现,假如说卫分的热退了,完全入营了,此时舌苔会变得很薄、但是舌质会比较绛,绛就是暗红色,因为炎症启动了凝血系统,此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那为什么后续又会出血呢?因为持续炎症、导致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了,就变成消耗性低凝,就是DIC了。而我们对于营血分的截断,一般从卫分气分就要开始清营凉血,入了营分就要防止传血分动血,入了血分就要防止陷入厥阴出现抽搐、惊厥、昏迷等。不仅仅是流行性出血热要及早截断,其他外感温病也要及早截断,治疗的套路其实差不多,都是神犀丹、犀角地*一类的处方加减,从上面这七组药的组方思路中去加减化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行性出血热内陷少阴如何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