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50篆刻印材,50种创作效果悦文天下
TUhjnbcbe - 2023/8/14 20:00:00
白癜风皮肤病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19/10461972.html

「来源:|篆刻人ID:zkrgzh」

篆刻印材是指刻印章所用的材料。汉代以前,印章均以铜质为主,偶有牙、角之质,亦显希睹。汉以后则出现其他材质的材料,如:铅、铁、合金、宝石、翡翠、松石、玛瑙、琥珀、蜜蜡、紫砂、石、瓷、牛角、珊瑚、贝壳、*杨木、沉香木、紫檀木、竹根、缅茄、果核等。

铜质印材使用历史最久。自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开文人以石为印料之先河,而明人文彭、何震发现灯光冻石,遂使石质材料统领印坛至今,而石材中又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为最,得以举世闻名。

1、铜

有青铜、*铜之分,一般是铜合金,性较稳定,始用于春秋战国期间,秦汉时期最为普遍,直到元末明初时才逐渐被石印材所取代,出土的古代铜印以铸印法和凿印法制作而成,由于铜印材的特殊质性,制作出的印文皆端凝稳厚,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玻璃

最早见于战国,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出土的玻璃制品中,即有玻璃印,其形制、纹饰都为战国时期的典型式样,镌刻有当时的字,今亦有以玻璃制成仿水晶印材者。

3、金

指印材中含有*金者,秦以前以金为方寸之玺,秦以后则以印材来区别官职的高下,金印材级别最高,大多以涂金和鎏金的铜料制成,纯金者极为少见。

4、银

印材中含有银者,秦以前亦以银为方寸之玺,秦以后有以印材来区别官职大小的制度,其级别仅次于金印材,亦多以涂银或鎏银的铜料制成,银软而腻,刻制时涩刀难行,所制小印却玲珑可喜。

5、玉

质地坚实致密,先秦时人皆喜用,取君子佩玉之意。秦汉始为皇家专用,分硬玉、软玉两种。硬玉俗称“翡翠”,透明或不透明,性坚韧,片状断口,珍珠光泽,以翠绿者为佳。软玉性韧,多尖片状断口,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光泽,以玉材治印,印文挺拔刚健,别具韵味。

6、水晶

质地纯净,为透明晶体,具玻璃光泽,以不同色象分“茶晶”、“墨晶”、“紫晶”、“发晶”、“泡晶”等。其中“紫晶”和“发晶”为佳。因水晶质脆,施以锥凿稍重则损裂,恰到好处者则清纯雅洁,令人爱不释手。

7、玛瑙

多产于东北及江苏、河南、江西等地。多呈圆形,中常有洞孔,伴生水晶,半透明,有玻璃光泽,以蓝色、红*色为佳。玛瑙质地坚硬,刀不易攻,但刻之佳者往往玲珑剔透,古趣绽凝。

8、琥珀

制成工艺饰品为佩,有修久的历史,古代则是一种高贵和权力的象征。琥珀亦作“虎珀”、“虎魄”、“兽魄”、“顿牟”、“江珠”。微透明或半透明,光泽如树脂,有贝壳状断口,大如鹅卵,小如米粒,大者尤难得。性脆,易受刀,刻印时作小片状剥落。若掌握其性能,效果甚佳,因其奇诡莹澈,较之象牙等质,亦显华贵。

9.贝壳

可作印材,但质地硬结,落刀时呈片状剥落,所刻印章佳者少见,但外观光洁美丽,有如珍珠闪光。

10、蜜腊

与琥珀相类,色较淡,质地韧腻,有断口,犹如千层纸,不易奏刀,偶有所刻佳者,别具古韵。

11、象牙

产于南亚、南非等热带地区,其质地细密坚韧,具密格状年齿纹。汉代即有牙印,唐宋元更为普遍,因其易刻,又耐磨,坠地不易碎,钮雕显浑朴,故被文人雅士所喜,高手所制印,不逊于石。

12、牛角

分水牛角、*牛角两种,水牛角为灰白色,*牛角为黑色。性如象牙,但日久易变形,易为虫蛀蚀,刻印适于工稳之风格,若遇高手,亦精雅典丽。

13、犀角

即犀牛角,为最名贵的角材。灰褐色,质稍松,因其珍贵稀少,用以刻印者罕见。汉前偶用于制印者。

14、木

指以树木为作印章材料者,传统木印材有*杨木、紫檀木、红木、乌木、枣木、银杏木、沉香木、伽楠木等。此类木质轮纹细密,质地匀腻,不易变形、开裂。适于工稳印风,能者,不察为木。

15、竹根

汉代即有以竹刻印者。一般以较老的竹根,截取有粗根须和根眼的部分镌刻印章。所治印形态自然,富有古趣,可供案头欣赏。但竹纹粗松,有硬纤维,印文见油易膨胀变形,残余印泥易嵌入竹纹,难以持久使用。

16、陶瓷

通常以瓷坯刻成印之后,再烧结成印。唐宋时用于刻私印,而瓷质密结,坚硬,但不易碎,也有以刀硬入成文者,极少见。所制瓷印,厚重苍劲,朴茂可爱。

17、铁

质地坚硬,容易锈蚀,故流传较少,古时常用于刻制官印,明代御史用铁印,传以取铁面无私之意。其形粗蚀,且易损印泥,后世多不采用。

18、珊瑚

质地松脆,容易受刀,常见者为“红珊瑚”、“桃色珊瑚”、“白珊瑚”。其中“白珊瑚”较为普遍。

19、田*石

产于寿山溪板,颜色为*者,有石皮微透明,肌理玲珑清澈的特点。更有清晰细密的萝卜纹。故清人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称:“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此外,另有一种“银里金田*”,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为纯*色,酷似蛋白包裹着蛋*的热鸡蛋,较前者更为珍希。

20、白田石

田石中为白色者,故称,多产于上坂和中坂,除极少纯白者外,多白中嫩*或蛋清色,石皮湿润如羊脂玉般,肌理从外至内渐淡化色地愈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愈明显,似血缕飘于白色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

21、红田石

田坑石的品种之一,为红色者,生成红田石有两种原因:一是自然生成红色,其如橘皮而偏红,鲜艳通明,称“橘皮红田石”,极难得。一为农民焚烧稻田积草等人为原因,使深埋土中的田石受热,而产生化学变化,表层逐渐转红,但肌理却保留着原色,故称“煨红田石”。前者质地细嫩凝润,为上品,后者石质变燥且易裂,佳品少见。

22、黑田石

田石中色纯黑或黑中带赭者,石质细嫩有光泽,萝卜纹多呈流水状。有称“乌鸦皮”或“蛤蟆皮”田石者,外有黑石皮,石多呈*色,皮色浓淡多变,皮层厚薄不一,呈块状或条状。另一种为*色皮,肌理黑中黑赭,亦是黑田石中之上品。

23、花田石

红、*、青等杂色相间的田石称“五彩田*石”俗称花田石。它同样有石皮和萝卜纹,色彩斑斓。

24、溪管田石

因产于寿山溪中坂溪之管屋附近的溪底而得名,此处溪水湍急,石因水波冲击涤荡,浊污尽除,倍加晶莹通透,色有微*、浓*、黝*等。

25、溪蛋田石

又称溪蛋石,溪坂独石,溪中冻,溪管田。产于月洋溪,系溪水经山洪冲荡而流入溪底的零散独石,又或前人在月洋山开采石材时遗下的残块,经暴雨、山洪冲汇,流入月洋溪,受水、石长年冲击,泥沙涤尽,棱角磨平,遂成圆浑、滚溜的溪蛋石。其石久蕴水中,外表泛淡*或暗赭色,其质莹流温润,外*内白,肌理偶有红筋,为藏者所珍惜。

26、掘性坑头石

是一种石质与田石较相似的块状独石,故又称坑头田石,产于寿山溪流经坑头一带的山中砂土里。与田石相比,通灵有余,温润不足。虽有萝卜纹和红筋,但格纹比田石密得多,且肌理时起白晕,为田石所无。

27、水晶冻石

又称“晶石”,产于坑头占山水晶洞及山坑高山洞,其透明灵澈处可“隔石观物”、“若玻璃无有障碍”,色有四种,分别为“白水晶冻”、“*水晶冻”、“红水晶冻”、“蓝水晶冻”。以白水晶冻最为常见。山坑所产水晶冻,质地不及水坑冻纯净,且易变色,识者每浸油使之恬润。

28、牛角冻

因质感如牛角而得名,肌理通透而隐存水流纹,黑中带赭,浓淡交错,较黑田石通灵,温雅可爱。

29、鱼脑冻

因状如煮熟的鱼脑而得名,石质温润莹净,半透明状,肌理隐含棉花纹,产量少,故为水坑石中珍品。

30、*冻

质地凝腻,又称“蜜腊”。色如枇杷,纯净无瑕,肌理间有红筋,似田*冻,唯无石皮。陈子奋称其“俨如宣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动”。

31、鳝鱼冻

石性通灵,半透明,灰色中含*,隐约细黑,如鳝鱼脊,因此得名。石体中或含水草纹,故又称其为“仙草冻”。

32、天蓝冻

毛氏称其为蔚蓝天,青天散彩,更赞叹它是“初露蔚蓝三分钟,渐如晚霞蒸都……而垂似*云接日之气,真异观也”。其奇色蔚蓝中带白或*,肌理偶有黑点,有棉花纹,如云霞朵朵散满天,天然出壮观。

33、环冻

产于坑头洞,有灰白色或深灰色水珠水泡,环纹的冻石,或零星分散,或单环,双环及至环环相连,蔚为奇观。若经油浸,颜色会变淡或增浓,常见者为水晶环冻和牛角环冻,但其价却在水晶冻、牛角冻之上。

34、红高山石

产于高山峰各洞矿,是红色高山石的统称,按照颜色的浓淡深浅,质地微脆略坚,通体半透明,在似冰冻的肌理上,布满色泽各异,大小不同的红色斑点,点中偶现金砂,闪闪发光,奇特无比。

35、白高山石

通体纯白的高山石,产量极高,以色、相、质的不同,分为藕尖白、猪油白、象牙白和磁白高山石,其中以藕尖白及猪油白高山石为最佳,其嫩润恬净,具均密坚实之质,每使识者不忍离手。

36、桃花冻

高山冻石,质微透明,色多白、*中带细密的红点,深浅大小不同,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中,凝而视之,似动非动,质地莹润,普通者已是难得。

37、玛瑙冻

居于大洞的尾部,相传为明代寿山古禅寺的僧侣所开。因石质纯净光洁似玛瑙而得名,常见者为红玛瑙石、*玛瑙石,偶然有黑中透红者,极佳。亦有二色相间或杂灰、白色块,更有石中隐现红、*、黑、白各色条纹和圈点者。均属难得之品。

38、水洞高山

高山石的一种,在和尚洞后侧下方,因矿洞深入地下水层,故名。其石质通透,色白、红、*或白中带红、*,经油浸后,可与水坑冻石相媲美。

39、太极头

洞位于高山峰北之小山岗上。因小山形如太极。故称。始采于20世纪30年代,曾出现一批晶冻石,可与水坑石媲美。质地极其晶澈,远胜高山各洞所出。石性灵洁,红色者如晚霞,白色者如水晶,*色者如蜂蜜,是高山石中的优质石种,今已绝产。

40、荔枝冻

又名“荔枝萃”、“荔枝咀”。位于高山北面中部。与太极洞毗邻,因洞口有棵野荔枝树,石材又具白色,极似新剥出之荔枝肉,故以荔枝冻作为石名。

41、杜陵坑石

又称杜陵石,杜陵坑,都灵坑,都丞坑,皆因音近所致。石质坚硬通灵,光彩夺目,遇质纯者,可与田石媲美。石色表里如一,永不变色。其妩媚娇柔,绝非他坑之石所能比拟,故名列山坑之首。

42、善伯洞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石农善伯在采石时洞塌身亡,后人将此矿洞取名“善伯洞”或“仙人洞”。洞位于都成坑山临溪处,属都成坑余脉。年重新开采,其石质地温腻脂润,有*、红、白、灰、紫等色;半透明,性微坚,肌理多含金砂点和粉白点(如花生糕),年以来,屡出佳石,为石界所重。

43、月尾

产于都成坑北部的月尾溪旁。又名“牛尾石”,为不透明和微透明质地,其中月尾紫石,以色浓如鲜猪肝为佳,又月尾绿石以通明翠绿者为贵,石质嫩洁,偶见两色相间或隐白色小点者。该洞亦出晶石、冻石,称月尾晶、月尾冻。偶获小块,亦属名贵。

44、艾叶绿

产于距寿山5公里的五花石坑,色如老艾之叶,故名。其中淡绿艳白者称“艾背绿”,质地晶莹者,又称“艾叶晶”。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寿山石,洁净如玉……红者、绀者、紫者、髹者,唯绿者难得。”

45、芙蓉石

产于寿山东南月洋加良山,清乾隆后更为著名,光绪间被誉为“印石三宝”之一。清郭柏苍《闽产录异》称其“似玉而纯粹,玉不受刀,逊于芙蓉矣。”石质极其温润,凝脂、细腻、石色丰富,其中以红芙蓉、*芙蓉、芙蓉青、白芙蓉、红花冻芙蓉、五彩芙蓉最为著名。外观特征与寿山各坑矿洞所产有明显区别。

46、将*洞芙蓉

据传清乾隆年间,位于加良山顶的天峰洞被一将*独霸,采得大量佳石流传于世,遂为人所重而名声大振,故名。此洞所出之石,质地极纯,柔洁通灵,为芙蓉石中上上品,肌理中偶含褐*色斑块,如汉玉土中受沁之色斑,此将*洞芙蓉所独具的特征,后洞塌绝产。当今世上藏品,多为白色,均是百年前的旧物了,价值不在田*石之下。

47、旗降石

又称奇艮石,奇岗石,产于寿山村北之旗降山。主要以色相来细分其石,品种较多,是寿山石中的大家族。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脂、微透明。此矿体有脉状和块状两种,脉状石质坚细,温润,极富光彩,雕刻时石屑易成卷状。块状独石,采掘于砂土中,名“掘性旗降”,石质胜于矿洞中所产。

48、鱼冻

产于封门各矿洞。青色微*,半透明。石质细腻、温润,稍坚。明沈野《印谈》载:“灯光之有瑕者即鱼冻,鱼冻之无瑕者即灯光,最是易辨。”故鱼冻肌理隐有浅色斑点或杂质、格纹,与灯光冻的区别即在此。是青田石中的珍品,极难求得。

49、灯光冻

又名“灯明石”、“灯光石”,封门石的一种。明郎瑛《七修类稿》云:“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温润可爱。”明甘旸《印章集说》云:“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其文俱润泽之光,别有一种笔意丰神,即金玉难优劣之也。”邓散木《篆刻学》云:“灯光石微*,纯洁,半透明,坚致细密,价等*金,为青田最上品。”

50、封门青

又名“风门青”、“风门冻”,封门石的一种。淡青色,不若灯光冻之青中偏*。兰花青田之青中偏绿,产于封门洞。淡青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常隐有白色、浅*色细纹。石质细腻、温润微结,不坚不燥,属青田石之极品。

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我们的口号是:爱上篆刻,无问西东,我们都是篆刻人。

来源|图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劳成果。我们特此声明:本订阅号所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所转载文章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

请您

1
查看完整版本: 50篆刻印材,50种创作效果悦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