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大家容易贪凉,
吹空调、吃冷饮、睡凉席,
所以夏季反而寒病多发。
想预防、解决这个问题,您不妨在家中种上一盆紫苏,别看它到了夏天就疯长,
到处都是不起眼,
其实浑身是宝,
有“圣草名药”的美誉,堪称是夏季居家必备!
紫
苏
传
说
故事传说
九九重阳节。华佗带着徒弟到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华佗想,这伙少年无知,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劝。少年不但不听还讽刺华佗。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来吃自己的酒。过了一个时辰,那伙少年突然都喊肚子疼,有的疼得额上冒汗珠;有的捧着肚子在地上翻滚。老板都被吓坏了,马上求医。这时,华佗在旁边说:“我就是大夫,我知道你们得的什么病。”随后两师徒就走到外面的洼地里采些紫苏叶给他们吃。”华佗和徒弟很快从洼地里采回一抱紫草叶,请老板熬了几碗汤,叫少年们服用后,不一会儿,肚子不疼了。他们再三向华佗表示感谢,各自回家了,并到处向人们讲华佗医道如何高明。
徒弟疑惑道:“老师,您可从没有用紫苏治过病,您怎么知道紫苏能治吃螃蟹中*的病?是哪本书上这样写的?”华佗道:“书上没有讲过,只是在去年夏天,在一条河边采药。看见只水獭逮住了一条大鱼。水獭把大鱼叼到岸边。嚼吃了好一阵,把大鱼连鳞带骨通通吞进肚里,肚皮撑得象鼓一样。水獭撑得难受极了,左右翻滚折腾。后来,只见水獭爬到岸边一块紫草地边,吃了些紫草叶,又爬了几圈,跳跳蹦蹦地回到了河边,一会儿便舒坦自如地游走了。
华佗对徒弟说:“鱼属凉性,紫草属温性。今天少年们吃的螃蟹也是凉性,我用紫草来解*,这是向水獭学的。”
此后,华佗把紫草的茎叶制成丸、散。给人治病中,又发现这种药还具有表散功能,可以益脾、宣肺、利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他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的,后来人们又把它叫作“紫苏”了-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文字上下滑动看内容
功效
紫苏入药始载于明代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