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二章 [复制链接]

1#

清热药

清热药: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

性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

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药物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药、清虚热药五类。

临床应用时,里热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气分热兼血分热者,宜气血两清;

里热兼阴伤津亏者,要注意祛邪而不忘扶正,辅以养阴生津药;

里热积滞者,宜适当配合泻下药;里热兼脾胃虚弱者,宜适当辅以健胃药。

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易化燥伤阴津,故阴虚津伤者亦当慎用。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清热泻火药

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病证:①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目生翳膜;②风热头痛。

用法与使用注意:风热目赤翳障要药;血虚目疾慎服。

相似药物: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主治风热上攻之目赤翳障,以及头痛、牙痛、咽喉肿痛。

另外,还有密蒙花、青葙子等。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主治肝热目赤肿痛、肝虚有热之目昏干涩,以及翳障;青葙子清泄肝火、明目退翳,主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障视暗;并能降压,治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清热燥湿药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主治病证:①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②湿热*疸、泻痢、便血;③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用法与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

相似药物:苦参、龙胆,均苦寒归肝经而能清热燥湿,治湿热疮疹、阴痒、阴肿、带下及*疸等。

苦参兼入心经,又能杀虫止痒、利尿,治疥癣、麻风、湿热泻痢、便血及湿热淋痛、小便不利等;

龙胆长于泻肝火,又治肝火土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及带状疱疹等。

清热凉血药

性味归经:苦、咸,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定惊。

主治病证:高热神昏,血热斑疹吐衄,惊风。

用法与使用注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g,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相似药物:水牛角、生地*,同性寒归心、肝经,均善清热凉血,治热入营血之神昏谵语及血热妄行之斑疹吐衄。

水牛角咸寒,专入血分而长于清热凉血,兼解*,血热*盛者每用;生地*甘苦性寒质润,又善滋阴生津润肠,血热津伤及阴虚兼热者每用,并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内热消渴、津伤口渴及阴虚肠燥便秘。

清热解*药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主治病证:①热*血痢,休息痢;②疟疾;③赘疣,鸡眼(外用)。

用法与使用注意:每次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疾)。

清虚热药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退虚热,清疳热。

主治病证:①阴虚发热,骨蒸发热;②小儿疳热。

用法与使用注意:虚热骨蒸专药;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相似药物:银柴胡、柴胡,虽均性微寒而退热,但性效应用相差甚大。

银柴胡功善退虚热、清疳热,略兼益阴,主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及小儿疳热。

柴胡功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主治少阳寒热、感冒发热、肝郁胁痛或月经不调、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疟疾寒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