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析无需检测器的新型微流控芯片PT [复制链接]

1#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35.html
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TheUniversityofTexasatElPaso,UTEP)的李秀*(XiuJunLi)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微流控生物检测芯片PT-Chip,只需读取芯片上液体流动距离,即可实现对肿瘤标记物的快速、灵敏、低成本的可视化定量检测。微流控芯片技术因其众多优点,包括微型化、集成化、样品及试剂消耗少、分析速度快、高通量检测等,为疾病的即时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其中,以体积条形图为检测信号的微流控芯片(V-Chip)获得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该类芯片结合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酶催化产气反应(例如氧气),以持续增强的气体压力作为微流控芯片的驱动力,促使液体沿通道向前移动,在不依赖于任何检测器的情况下,观察者仅通过读取移动距离(ΔL),即可实现对不同目标物的方便、快捷的可视化定量检测。尽管有以上众多优点,目前所报道的V-Chip检测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包括芯片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且依赖于无尘室的制备环境,从而增加了制作成本;芯片组装复杂,需专业人员操作;检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片的气密性;缺乏对关键的酶催化产气反应的调控性;检测过程中酶的稳定性降低等等。这些缺点不利于目标物(生物标记物等)的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也限制了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和推广。为进一步改善该类检测体系,李秀*团队首次将纳米材料的光热效应引入V-Chip,通过把ELISA、光热效应、V-Chip三者相结合,将光热探针(PTprobe)引入V-Chip检测体系。如图1所示,在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光热探针温度升高,导致芯片中蒸汽压力增强,促使样品在通道中移动;目标物浓度越高,样品流动距离越大;从而将复杂的免疫传感信号转化为简单的检测输出信号(芯片上的液体流动距离),实现了对目标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的直观、快速、便捷的定量检测。图1.PT-Chip用于PSA的可视化定量检测原理示意图。为验证以纳米材料为介质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该团队首先研究了检测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如图2A所示,随着目标物PSA的浓度增加,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纳米探针(PBNPs)的逐渐增加;可见光nm处的吸光度逐渐升高,与传统的依赖于酶标仪等检测仪器的分析结果一致;此外,近红外nm处的吸光度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该体系基于光热检测信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图2.(A)含有不同浓度PSA的样品的溶液颜色变化及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B)近红外激光照射5min后,不同样品在PT-Chip的移动距离及(C)样品移动距离随PSA浓度的变化;(D)不同干扰物在血清及血液中的检测信号。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该团队将检测溶液引入PT-Chip体系,在近红外激光(nm)的照射下,光热试剂将光能转化为热量,导致芯片内蒸汽压力上升,从而推动样品溶液在通道中的流动。如图2B-C所示,随着目标检测物的浓度增加,移动距离逐渐增加,且与PSA浓度呈对数增长趋势。其在血清样品中的检测限可达2.1ng/mL,其灵敏度远与已报道的比色检测结果相似,且满足临床检测要求的灵敏度(4.0ng/mL)。此外,该检测过程不依靠任何昂贵的分析仪器,检测信号(即样品的移动距离)可直接从芯片上读取,既方便又快捷。此外,通过测试常见的几种干扰物,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癌胚抗原(CEA)、免疫球蛋白(IgG)等,此检测体系在血清和血液基质中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特异性(图2D)。值得注意的是,该芯片通过光热探针产生检测信号,在实际样品检测不受着色基质(例如血液)的干扰,血液检测中目标物PSA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2.5%左右,在复杂基质中展现出了良好分析检测性能。该工作通过将纳米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质与免疫分析相结合,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体系PT-Chip,为生物分子,尤其是肿瘤标记物,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灵敏、低成本、无需昂贵分析仪器、且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检测的新方法,为疾病的即时检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nalyticalChemistry上,文章的第一作者周婉,博士毕业于UTEP,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原文(扫描或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