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爆炒片仔癀,有谁上了这趟造富的车 [复制链接]

1#

过了个周末,片仔癀火了,比抢茅台还牛,一粒上千元的片仔癀还限购,市盈率倍。

事实上,中药领域从来不缺神话。上一个“药中茅台”是东阿阿胶,数据显示,东阿阿胶的零售价从年的80元/公斤一路飙升到年的元/公斤,19年间提价19次,涨价75倍,部分年份,还曾一年之内提价三次。年,1粒年代生产的安宫牛*丸曾经竞拍出11万元/粒的高价。之所以可以卖到这种高价,是因为这一药品中含有天然的犀牛角。坊间传闻中,犀牛角是安宫牛*丸起效的关键,而年,国家把犀牛定为保护动物,从此,犀牛角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正因如此,年前出产的安宫牛*丸就被认为更有“收藏”价值。

此外,与片仔癀同为国家保密配方的云南白药,马应龙旗下的麝香痔疮膏近年来都曾因涨价引起热议。一代一代的“神药”故事,在渴望健康的中国大地上,经久不息的流传。神药们的价格,理论上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原料少了,供给跟不上了,或者,患病买药的人多了,需求上涨了,价格就会上升。但是,患病且不信医生信神药的人,毕竟有限。企业想挣大钱,就要想办法扩大需求、提高价格。扩大需求,就得让没病的人买药。所以,神药们就得打亚健康市场、打保健品的主意。所以,“补肾强身喝鸿茅”,阿胶糕“每天一片,让您喜上眉梢”。

具备保健品属性的神药,都具备基本的“可炒性”,而且比“药”的概念更好炒,“因为药治没治好病,是有标准的,而保健品没有”。至于如何让神药的信众们知道并购买自家的保健神药,而不是别家的,就需要一番“击鼓传花”的运作了,毕竟古早传说各家都有。这种运作,一般从“原料稀缺,供给跟不上”开始,就如同本次片宅仔癀的炒作也是从天然麝香的稀缺性开始的。由此,实现了造富神话。“超级牛散”王富济作为片仔癀的第二大股东,曾被称为“片仔癀扫地僧”,12年坚持持有片仔癀。随着片仔癀市值飙升,王富济因此获利颇丰,如今身价超百亿,与任正非并列。这大概就是价值投资的魅力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