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即尿常规潜血阳性,尿红细胞数量异常。常见于急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病,IgA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病综合征等。血尿主要看尿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其来源。
血尿三草:车前草、旱莲草、仙鹤草各15-30g。其他常用药:诃子10g小蓟15g白茅根30g荠菜30g红孩儿30g茜草10g。
升高血小板:老鹳草白芨紫草红孩儿橹豆衣。
一、常用中药方(辨证论治)
1.血热妄行
牛角地*汤
组成:水牛角颗粒,生地,赤芍,丹皮,银花,连翘,大青叶。(由犀角地*汤加减而成)
适应病证:紫癜性肾炎(过敏性肾炎)或IgA肾病血尿证属热*血瘀者。症见紫癜、尿血(或鼻衄、齿衄、便血),舌红或绛,苔*,脉数。一般皮肤紫斑消失后巩固半年方可停用此药。可与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知柏地*汤或茜根散等交替服用,攻补兼施。
加减:疲乏倦怠者加太子参15仙鹤草30益气止血;
易过敏者加乌梅10、防风10或五味子10抗过敏;
血小板减少者加红孩儿橹豆衣各10;
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各10;
咽喉或牙龈肿痛加肿节风10;
腹痛改白芍20加炙甘草10;
关节痛加怀牛膝秦艽各15。
2.湿热蕴结
三草导赤汤/八正汤/小蓟饮子。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舌红苔*,脉数。
导赤散心热移于小肠,八正散偏于下焦气分湿热,小蓟饮子偏于下焦血分湿热(瘀)湿轻热重。导赤散与八正散合用,效果更佳。下焦湿热瘀明显者,可加白马骨30槐花15清热利湿、凉血化瘀。
3.阴虚火旺
(1)三草地*汤:六味地*丸+三草,血尿,舌红瘦苔少,脉细数。
(2)三草一贯煎:一贯煎+三草。血尿,舌红瘦苔少,脉弦细数。
(3)知柏地*丸:血尿,舌红苔薄*腻,脉细数。
(4)银马地*汤:银翘马勃散+六味地*丸。
(5)茜根散:茜根10g、*芩10g、阿胶10g(烊兑)、侧柏叶15g、生地10g、生甘草6g。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散瘀。主治阴虚火旺之紫癜、尿血,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4.气虚不摄
(1)归脾汤:功效健脾统血,主治脾不统血。症见久病血尿,色淡红,气短声低,面色苍白,纳少体倦,舌淡白,脉细弱。可用于血小板数目正常、功能不足的紫癜、尿血者。常加仙鹤草15-30g荠菜30g以增强益气止血。
(2)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气不摄血。小便频、色清,合缩泉丸。肾虚合六味地*丸/肾气丸。
(3)参芪地*汤:六味地*丸+*参*芪。主治脾肾气阴两虚,气不摄血。
附1: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石淋血淋)
石淋三金:金钱草30g、海金沙10g(包煎)、生鸡内金10g
(1)四逆散:扩张输尿管,利于排石。常与他方合用。
(2)三金八正/导赤/地*汤:八正散/导赤散/六味地*丸+三金。
(3)五淋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赤茯苓30g,白芍10g,栀子15g,当归10g,生甘草6g。气淋加沉香郁金;血淋加茅根藕汁;膏淋加萆薢石斛;房劳伤肾加枸杞肉苁蓉;思劳伤心加柏子仁丹参;劳倦伤脾加*参。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茯苓亦共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
(4)琥珀散《医方集解》:琥珀6g,滑石10g包煎,通草6g,萹蓄10g,广木香6g后下,当归10g,郁金10g,气淋、血淋、膏淋、砂淋,治尿痛无明显湿热者。
(5)鸡金茅根汤《衷中参西录》:原名鸡胵茅根汤,主治水臌、气臌。生鸡内金15g、鲜茅根30g、生白术15g。功效健脾化石、清热通淋。
(6)葵子茯苓散《金匮要略》:原方主治妊娠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用米饮调服3克,一日三服;小便利则愈。冬葵子15g、茯苓30g。功效健脾通淋。
附2:尿路感染(热淋)
尿感三草:金钱草、车前草、蛇舌草各30g。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等症状时使用。小便不利(尿不尽),常加王不留行10。
(1)三草导赤散/八正散:导赤散/八正散+三草。常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2)五味消*饮:金银花10-15、野菊花30、紫背天葵(紫背浮萍或王不留行)10、紫花地丁10-15、蒲公英30g。常用于急性尿路感染,可加三草。
(3)回*银花汤《医学纲目》:生*芪30g银花15g生甘草10g。功效:益气祛*。常合四妙勇安汤加蛇舌草30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常用于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4)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温阳祛*、排脓消肿。原方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皮老用以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而见阳虚寒湿(化热)症状者。
此外,顽固性血尿、尿路感染,可参用活血化瘀法,佐以活血化瘀药,或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加减治疗。
二、常用中成药
血尿安胶囊
裸花紫珠胶囊
归脾丸
补中益气丸
缩泉丸
参考文献:《皮持衡肾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江西高校出版社
整理编辑:杨涛皮持衡肾病工作室随诊医师
衷心感谢皮持衡老师的细心指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