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程预告锡林郭勒盟ldquo非遗 [复制链接]

1#

5月15日,我们在北师非遗传习坊如约相见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

蒙古族刺绣传习

蒙古族传统绳艺传习

套马杆制作技艺展示

蒙古族骨雕艺术展示

苏尼特服饰展示

......

阳光和煦,我们来到百年纪念广场

熟悉的蒙古包再次映入眼帘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蒙古族呼麦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

蒙古族烤全羊技艺

......

活动通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锡林郭勒盟“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在未来的一个月里,新一波的视听盛宴持续进行!

5月15日至6月15日,拉上你身边的朋友一起走进非遗传习坊和锡林郭勒盟蒙古包,感受非遗魅力吧~

活动亮点

提前了解相关的非遗知识

领略锡林郭勒盟的风采~

蒙古族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

活动名称:蒙古族烤全羊技艺体验

(苏尼特式石头烤全羊技艺)

活动时间:5月17、19、21日

18:00-18:50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名称:蒙古族长调民歌鉴赏

活动时间:5月15日至5月2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18:00-18:50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

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名称:蒙古族马头琴音乐鉴赏

活动时间:5月15日至5月2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18:00-18:50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呼麦

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

年,蒙古族呼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中国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活动名称:蒙古族呼麦音乐鉴赏

活动时间:5月15日至5月2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18:00-18:50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 

近代,其射箭比赛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铁箭头,箭把为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的中心可以活动,射中中心,就会掉下来,内蒙古博物馆存有这样的弓箭和箭靶。

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射手在颠簸的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发箭,一马三箭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完,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

活动名称:蒙古族马头琴音乐鉴赏

活动时间:5月15日至月2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18:00-18:50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刺绣

蒙古族刺绣,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蒙古族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

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活动名称:蒙古族刺绣展示

活动时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蒙古族沙嘎游戏

苏尼特部落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积淀厚重,特色鲜明,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外部文化影响较小,民风淳朴,蒙古族文化传统特色保留相对完整,使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沙嘎游戏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活动名称:蒙古族沙嘎游戏体验

活动时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马印文化

马烙印,打马印,蒙古语称“塔穆嘠”,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牧民十分珍爱马烙印,打马印后,要用新鲜的马奶洗马烙印,用哈达包裹起来,放到蒙古包哈纳顶上。逢年过节时,要将马烙印取下,用新鲜马奶洗,并唱颂词、顶礼,放回原处,常常礼敬,平时不能轻易取下。

活动名称:马印文化展示

活动时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牛角弓

牛角弓是选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弹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动物胶等纯天然材料黏贴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战争、狩猎和那达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备的一门技艺,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进行射箭比赛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爱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体育活动。

活动名称: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展示

活动时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蒙古族奶制品

蒙古族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思是纯洁、崇高的奶食品。奶制品分为食品、饮料两大类。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饼等;饮料主要有,奶茶、酸奶等。

奶制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

活动名称: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体验

活动时间:5月15日至5月24日18:00-18:50

5月26日至6月4日17:00-19:00

(周一至周五)

活动地点:蒙古包(百年纪念广场)

蒙古族绳艺

绳子,蒙语称“德格苏”。在草原上,以动物毛为原料用双手搓出的绳子,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蒙古族千百年来以游牧为生,以迁徙为活动范畴。在游牧和迁徙活动中,蒙古族的绳艺用于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在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蒙古族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绳艺文化。

活动名称:蒙古族传统绳艺展示

活动时间:6月6日至6月1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蒙医药

蒙医以灸疗为主,且擅用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蒙药以植物药为主。蒙药的近代分类方法有三种,即按药用部位,科属或药物效用来分。

活动名称:蒙医药展示

活动时间:6月6日至6月1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蒙古族骨雕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骨雕人头像比较完整,五官位置比较准确,制作手法古朴、粗犷,神态憨厚庄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以极其落后的生产力,在同严酷的大自然进行搏斗,从而谋求生存时,就地取材,创造了这件作品,尽管稚拙古朴,却表达了一种对祖先的崇拜。

活动名称:蒙古族骨雕展示

活动时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苏尼特服饰

苏尼特部落是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诸部落之一,他们有着古老的服饰传统。

苏尼特蒙古族部落的服饰长袍子上身宽松,下摆扇形肥大。袍身不开衩,袖子长而不缩口。古代苏尼特蒙古族部落服饰的袍子有对襟式、方襟式两种。

活动名称:苏尼特服饰展示

活动时间:6月6日至6月14日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30-17:30

活动地点:非遗传习坊(文华苑8A栋地下层)

今日风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长调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呼麦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马头琴演奏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冒顿绰尔,也称胡笳

三孔木管,无簧片

完全靠气流冲击发音

喉音与管音相结合

日程安排

两表搜集,查看更清晰!

?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周末

这个春夏

请尽情在南国北师赏锡林郭勒盟的非遗文化

我们期待你的到来~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排版

高源

摄影

邹晓丹周丹敏

责编

杨方之

审核

张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