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沙牛角
2、动物形态
水牛角,这一大型家畜,体格粗壮,身长可达2.5米以上。它们拥有宽阔的额头和鼻孔,上唇的皮肤坚硬且光滑无毛。水牛的眼睛和耳朵都相当大,雌雄均长有一对弧形角,角面上部布满了节纹,且内部中空。头长颈短,无门齿和犬齿,臼齿却异常发达。腰腹部微微隆起,四肢虽然较短却十分强健,蹄子也相当大。皮厚且无汗腺,毛发短而粗,前部的毛发较为密集,而后背和胸腹部的毛发则较为稀疏。水牛的体色以灰黑色为主,偶尔也会出现黄褐色或白色的个体。
3、分布范围
水牛角最初起源于印度,这种大型家畜偏好群居生活。如今,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饲养水牛的习惯。
4、采收与加工
水牛角的采收加工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均可进行。通常在宰杀水牛时,取下其角,经过水煮处理,去除角塞,再将其干燥,以备后续使用。
5、药材特征
水牛角呈现出弯曲的形态,整体似上圆下扁的锥形,其长度则因个体而异。药材的表面颜色为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可见数条横向的沟槽,而另一侧则布满了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当向上观察时,其顶部逐渐变尖,并带有纵纹,而基部则略呈三角形。水牛角的质地坚硬,断面显示出其角质特性,内部中空。闻其气味,微带腥味,品尝则味道淡薄。
6、性味与归经
水牛角性寒,带有苦味。在中医中,它主要归入心经和肝经,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和凉血定惊功效。
7、功效与作用
作为平肝息风药的一个重要分类,水牛角在息风止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它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因血热引发的惊厥症状。
8、临床应用
水牛角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温病高热、神昏澹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以及癫狂等症状。使用时,一般建议煎服,用量控制在5~30克,并需先煎煮3小时以上,或采用散剂形式服用。
9、药理研究
水牛角在药理研究中显示出多种功效。它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能够增强心功能,减慢心肌收缩力,从而有助于血压的调节。此外,水牛角还展现出抗炎和抗感染的能力,同时保护肝功能。在血液系统方面,它能够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骨髓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进而降低血脂。此外,水牛角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
0、化学成分
水牛角中包含多种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等,同时还富含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实验证明,水牛角的水煎剂能够对抗实验性凝血功能障碍,并对大鼠产生显著的镇静效果。此外,它还具有抗休克和抗感染的功效。连续两周给予实验小白鼠水牛角,可以显著增强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同时,水牛角对离体蛙心具有增强收缩的作用,但对正常家兔或人工发热的家兔的体温无降低效果。将水牛角配入安官牛黄丸细粉剂中,对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水牛角浓缩粉或水牛角片配合清热利湿药物,治疗慢性肝炎患者至2个月后,转氨酶、HAA均能转阴,肝功能得以恢复,热象消失,且患者食欲增加,无不良反应出现。
、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体质虚弱、胃寒的人群,服用水牛角需谨慎。若大量服用,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以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2、配伍药方
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高热惊厥:建议每日给3岁以内的患者服用30克水牛角片,而3岁以上的患者则每日服用60克。将药物煎煮2小时后,分2~3次服用。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星期以上,或直至患者完全清醒。②治疗出血:首先将水牛角及蹄甲清洗干净,然后置于密闭容器中焚烧炭化,并研成细粉过筛。对于内出血的情况,每日口服3次,每次2克;而对于外出血,则可直接将粉末撒在患处。③治疗喉痹肿塞欲死:取适量沙牛角烧制,刮取灰烬并细筛后,与酒或水调和服用。④治疗赤秃发落:将牛角和羊角(烧灰)等分,与猪脂调和后涂抹在患处。⑤治疗蜂螫伤:将牛角烧成灰,与苦酒调和后涂抹在受伤部位。道医秘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