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成就春秋五霸之首,映射职场内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作为领导者,尤其是私人企业的卓越领导者,一定要告诫自已:绝对不能按照名气大小去识人、用人!齐桓公正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管仲为相,致力于建立“九合诸侯,匡天下”的霸业。宁戚听到这个消息,就远道而来。他怀有不世之才,又有匡世之志,很想在齐桓公手下一展才能。但来到齐国,他才感到宫门重重,齐桓公出入车驾相从,卫兵近臣前呼后拥,守卫森严不要说上前自荐,就是远远看上一眼也是难事。他本来不多的盘缠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在这里找点儿事做,等待机会;二是回老家去,安心种地养牛。他擅长养牛,人家都说他专心养牛,就能发大财。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一天,齐桓公外出,在东城的门外听见有人在唱歌。歌唱得并不怎么好,但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深深打动了齐桓公。于是,他就问从人:“这是什么人啊?”从人便望了望,回答道:“一个赶车的无名小卒,不好好干活,在那儿偷懒。”桓公叱道:“你懂什么!”于是,他就下令停下马车,揭帘向外看去,只见一个清瘦的男子,粗布褐衣,正在击着牛角唱歌:“浩浩白水,但餼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用的是比兴之志,表达出为国效力的宏大愿望。“这是个贤人啊!”桓公深有感叹地说,怎么能干给人赶车这种粗活呢?让人要把他请进宫去,和他谈谈。”在经过一番长谈之后,齐相公和管仲都主张重用宁戚。但一位老臣却启奏道:“大王,用人可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应该慎重。”齐桓公说:“是啊,用贤人,国家就强盛,用奸人,国家就衰败。这方面的例子,真的是很多。就说管仲吧,要不是当初鲍叔牙推荐了他,寡人就不会有今天。所以,我要把贤能的人都请来,为齐国出力。”于是,齐桓公就命人颁下沼书:任命宁戚为齐国上卿。宁戚出身卑贱,毫无名气,早年怀才不遇,曾为人挽车喂牛。直到这一天得遇慧眼识英才、不拘格降人才的齐桓公,才被举火授爵,拜为大夫,后又官授大司田,分管齐国农业,成为齐桓公的股肱之臣,与管仲、鲍叔牙等一起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使齐桓公一跃而为“春秋五霸之首。试想:如果齐桓公当时接纳了别人的观点,因宁戚是出身门第很差的无名小卒就不理他,那齐桓公肯定会失去一个股肱之臣,这对他的伟业肯定会有所影响。小有名气并不代表个人的才华、能力,在识人之时万万不可因为名气的大小就对一个人进行取舍。职场选人才的正确做法应该为:看其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如果具备就要善于任用;如果不具备就坚决不用,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