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龄考生自学10个月拿下CPA全国状元, [复制链接]

1#

作者:向艳

我的备考经历:

年自学6个月一次通过司法考试(分)

年自学10个月一次通过CPA(全国第一名)

年自学1个月一次通过税务师(全国第二名)

作为零基础、在职、大龄考生,我是如何从零开始,1个月学完会计,10个月搞定CPA,并且从百万考生中夺得全国状元?

难度是因为我聪明,智商高?

过目不忘,记忆力好?

肯吃苦,学习毅力坚定?

基础好,以前学过?

通通都不是!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拥有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的人,与只有低层次思维的人PK,那就是降维打击!

你是怎么学会计的?

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开始,从第一章第一个知识点,吭哧吭哧一个接一个往下啃!遇到不懂的,要么钻牛角死磕出不来,要么TMD干脆不学了累死累活坚持学完了半本书,但已掌握了多少,学了有没有用,一头雾水。总之,没计划、没重点、没点数!

我是怎么学会计的?

备考CPA,就是一场大型战役,必须提前做好战略部署,严格执行战略战术,才能顺利实现战略目标。否则,必然充当炮灰,一败涂地。

利用以下4个思维工具,从战略部署,到战术实施,让我1个月顺利搞定会计

一、战略思维:找到快速通关的捷径

二、形象思维:让零基础快速入门

三、拆解思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第一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会计的各种“妖魔鬼怪”快速现出原形

下面,我就一一介绍这4个思维工具,让你也能掌握降维打击的超级能力!

你的困惑:CPA会计教材30章,页,有无数难点,怎么可能1个月搞定它?

二八法则:80%的学习成果,来自于20%的付出。对于会计考试也是如此,20%的知识点足足占据了一张试卷80%的分值!这20%的知识点,就是我们过关简单关键,也是我们必须拿到的基本盘!

快速通关战略:找到最关键20%知识点,掌握到80%的程度,拿到最轻松的64分!

学习策略:通盘考虑,区分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有先有后

核心问题:如何找到这最关键的20%知识点?我的做法是:根据考察分值、难易程度将教材全部知识分为4类:

(1)“正餐”:可考性高、学习不难;吃起来爽,营养丰富!这就是我们要找的20%的最关键少数,它覆盖了80%的分值,就是我们过关基本盘,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2)“鸡肋”:可考性高、学习很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建议第一轮学习时舍弃,或者先做了解,等消化了“正餐”,学有余力,再有选择、有克制学习“鸡肋”知识点。

(3)“白开水”:可考性低、学习不难;吃起来容易,但没啥营养!可以采取随性策略,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

(4)“石头”:可考性低、学习很难;就像厕所的石头,又臭又硬,根本不能吃,也不应该吃,果断舍弃,扔得远远的!

战略思维的运用:

(1)从全书来看,CPA会计共30章,但每年80%的分值都出在恒重点和当年新增或新变化知识点。

每年恒重点: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收入、所得税

年新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

(2)从某一章来看,也是符合二八法则,比如:

金融工具这一章:有7节,76页,但真正的考点在于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2页)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9页)

第三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17页)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16页)

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10页)

第六节套期会计(13页)

第七节金融工具的披露(9页)

坚持战略思维的障碍:缺乏战略定力

缺乏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偶尔看到一个真题涉及到偏僻知识点,就立即舍弃战略思维,舍弃重点,回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老路,最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形象思维:让零基础快速入门会计的法宝

利用形象思维,通过画图,是解决各种会计、财管问题的法宝

比如,学会计就是学分录,零基础如何搞定各种会计分录?

我的作法是:画出资金流动示意图,然后用借方表示去向,贷方表示来源。

原理:会计,是描述企业资金运动的商业语言,资金流动一定是有来源和去向,会计用“借”表示去向,“贷”表示来源。资产的账务处理,就是反映资产的从“生”到“死”的过程

形象思维运用举例:

(1)存货

(2)固定资产

三、拆解思维:化繁为简的神奇法门

任何复杂问题,都是由简单问题组成的!

通过拆解思维,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会计有很多复杂分录,但复杂分录=简单分录+简单分录

复杂分录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长投的转换、合并报表等等

拆解思维运用举例: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写分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物易物,先卖掉换出的资产,再用收到的钱买进换入资产。

甲公司用一项无形资产,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甲公司该无形资产原价80万,累计摊销30万,未发生减值,公允价值为万。乙公司该批产品成本为70万,未发生减值,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估计,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请写出甲公司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录。

先卖——后买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30

贷:无形资产80

资产处置损益50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

两笔分录合起来,抵消银行存款的借方、贷方金额:

贷:无形资产80

(2)分期付款购买资产怎么写分录:

相当于先借钱,再购入资产,以后按约定还本付息。

甲公司通过分期分款方式从乙公司购买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万元,甲公司分3年付款,每年末付款万元,年利率为10%。

先借钱,再买资产,最后还本付息

借钱

借:银行存款(借入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50(未来要还的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未来要还的本息和)

买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最后还款:每年计提利息费用,支付还款

第一年:

年末计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25(*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5

年末还款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

(启发思考:提前卖掉无形资产,会影响后续账务处理吗)

四、第一性原理:练就火眼金睛,现成妖魔鬼怪的原形

会计准则是出了名的不讲人话,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不知啥意思。

会计也喜欢罗列各种乱七八糟的情形,让你觉得云里雾里,如果死记硬背,更让你生不如死。但是,如果具有第一性思维,就能够透过现象见本质,就能穿越迷雾,直接问题本质,让你全身上下舒爽透彻。

第一性思维运用举例:

(1)存货的确认与计量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企业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代制品和代修品)、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周转材料等。

此外,关于存货的确认,我们要注意:

(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即工程物资),不属于企业的存货;

(2)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入库后,应视同为企业的产成品;

(3)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

(4)已经发出商品但存货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也属于存货;

(5)委托加工物资属于企业的存货,不属于加工企业的存货;

(6)委托代销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不属于代销方的存货。

存货=属于企业所有+用于出售

多选题

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用于对外出租的商品房

B.发出商品

C.委托加工物资

D.已经对外出售但企业暂时代客户保管的商品

BC

(2)关联方关系的判断(今年新变化,必考)

(一)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前提条件的。

在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与其存在关联方的各方包括:

1.该企业的母公司,包括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只要能控制就行;

2.该企业的子公司,包括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只要能控制就行;

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4.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5.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6.该企业的合营企业

7.该企业的联营企业

8.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9.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的其他企业

11.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提供服务的提供方与服务接受方

(二)不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情况

1.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因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2.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之间,通常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3.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4.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唯一特殊例外:塑料姐妹花)

关联方:只看血缘,不看姻缘,夫妻企业不属于,母子企业属于,姐妹企业一般属于(有例外,即塑料姐妹花)

单选题()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构成甲公司关联方的是()。

A.与甲公司同受乙公司重大影响的长江公司

B.与甲公司存在长期业务往来,为甲公司供应40%原材料的黄河公司

C.与甲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营企业的合营方长城公司

D.对甲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D

掌握4个思维工具,让你对会计进行降维打击!

四、洞察本质的思维:穿越迷雾,直击本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