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甲状腺有结节,每天刮一刮,刮通穴位,有助 [复制链接]

1#

甲状腺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向人体供给能量、调节新陈代谢。当这个发动机输送能量的管道被异物堵住时,机器就无法运转。反应在人体上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甲状腺肿大。

中医上把颈前出现的单侧或双侧、大小不定、可以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的肿块称为瘿瘤,也就是西医里的甲状腺结节。

机器的管道被堵住时,会先找到淤堵住的地方,从而顺着管道推出淤堵的结块。那甲状腺处的结块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吗?在这之前,要先找到结节所在位置,找到相对应的脉络,疏通脉络,即可有助于散开结节。

甲状腺结节与经络“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医认为,经络是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就好比经络是通电的电线,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五官以及骨骼肌肉就是电器,电器因为电线的连接从而可以正常工作,经络在人体内纵横交错,就好像一张大网,的将身体联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人体气血的“运输工”,脏腑肢节的“联络员”,负责沟通内外上下,成为了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而瘿瘤的发病原因与“气”、“血”有分不开的关系。由于情志抑郁或水土原因所致正气不足,影响了气血运行,加之外邪侵入,造成体内精气阻滞、血液瘀堵、体液凝固,长期积累成形。甲状腺部位位于颈前结喉两侧,此位置与任脉、督脉、肝、肾、肺、脾有一定关系,这些病理物质循着经络上行,在这里就形成了结节。这也就明确了病变的位置。

从经络循行看,甲状腺部正好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位置对应。《黄帝内经》云:“阴阳经多气多血”。因而气滞血瘀痰凝引起的结节,我们可以选择在手阳明大肠经上“刮”散结节。

每天刮一刮,散开你的结节

1、找准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是通过手指沿着手臂上行的。从手指到手臂往上数: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这四个穴位是手阳明大肠经上比较容易形成淤堵的地方。当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触摸这几个穴位时会产生疼痛,或者在该穴位上感觉到有结节的存在。

因此,在这几个穴位上刮一刮,就相当于清理管道里的淤堵,畅通管道,刮通穴位,人体气顺血运,就有助于散开结节了。

2、穴位定位

(图源:《经络腧穴学》)

因为我们要刮的是以上所说的穴位,因此,首要必要的就是进行定位。定位采取的是取两个端点,也就是曲池穴和肩髃穴,这两个穴位之间恰好就是四个穴位所在之处。

曲池穴定位:手肘弯曲成90°,手肘弯曲产生皮肤褶皱的内侧就是该穴位。

肩髃穴定位:将手臂向外打开,抬至与身体成90°,肩膀顶峰处出现的第一个凹陷处,即为此穴。

3、刮法

①准备材料:水牛角板,红花油

②抹油

③根据定位的穴位之间从上往下进行刮痧,上至肩髃穴,下至曲池穴。刮痧次数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每天可3~5次左右,每次3~5分钟,时间不宜过长。

④注意:刮痧过程中穴位上出现结节、疙瘩、条索纹路,感到酸胀时,可多次刮痧,有助于散开瘀结。

古书记载,“向下刮之,邪气亦随之而降”,因此,在刮的过程中应注意由上而下。因为本身是由于气血瘀滞而采取的刮痧,而刮痧本身就通气利血的作用,因此,当人体气血虚弱时,应避免刮痧。

除了本文中提到的方法外,还可采取饮食和情绪调节等方式有助于病情康复的方法。“因材施教”用到中医上同样合适,可根据专业医生指导进行康复治疗。

来源:《中医外科学》、《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养生中国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