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韦厚珍,是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水塘寨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妇女。
在以前,水塘寨四面环山,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大多都是贫穷人家。我们家也不例外,因此,我和丈夫便去了昆明和广东打了好几年工。年孩子的爷爷身体不好,我们就带着孩子回了家,为了照顾老人,方便孩子读书,就一直在家里种田,勉强能供两个孩子读书。
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技术合作
因为我上过初中,有一点知识文化,在年7月,我加入了牛角村村支两委工作,任牛角村妇女主任,那时会电脑的人少之又少,村支两委领导把我当做宝贝疙瘩,我也不骄不躁,努力的去完成工作,就连周末时间也在办公室忙碌着。
在我任村妇女主任期间,时常都会走访群众开展工作,加上我是本地人,深知村庄的贫穷。那时候,时常有很多外地人来村里旅游,我思考着,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或许从旅游市场上可以闯出一条路来。
合作社生产车间
在我们布依族地区,女孩子很小时,便会跟母亲学习蜡染和刺绣,这也算是布依族女孩必备的一项技能,我嫁入水塘寨后,也经常请教婆婆刺绣、蜡染和织布的技巧,这项技艺已经刻入了我的骨髓,也融入到了我的生命。
随着旅游发展,我接待的很多客人,他们都喜欢民族文化,比如刺绣和蜡染艺术,一张不大的蜡染布便能卖好几百,如果加以组装,价钱更高。我便想着,我的村庄里有很多深藏手艺的老人,如果能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能挣钱,又能传承民族文化。我觉得,这是一条可以带领大家致富的路子,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领导,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终于,年5月,在六枝特区妇联和各部门的关心下,我成立了“六枝特区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肩上又多了一份工作和责任。很多事情也压在了我的肩上,我就白天在村委会上班,晚上忙着合作社的事情,虽然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但我心里感觉很充实,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忙碌的日子。
韦厚珍(前排左二)任村妇女主任时工作场景
再后来,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村委会的工作就更多了,我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退缩,我想让村里的老人能增加一点收入,这样的信念不会改变。
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和农户签订了技能、技艺入股,带动32农户人增收就业,共吸纳了68户名贫困妇女创业就业。通过我们谈合作、找订单,村里的绣娘按要求进行蜡染和刺绣,最后由合作社收回、组装成品,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有游客到来时,我们还组织妇女们进行民族传统山歌和舞蹈表演,带动46户人通过民族歌舞演出增收就业。
年,为了专心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我辞去了村委会工作,专门负责合作社的发展,正式踏上了我的创业扶贫之路,通过合作社发展,切实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和周边的老百姓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经过几次培训,村中的妇女姐妹有了一技之长,既增加她们家庭经济收入又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让更多困难群众通过技术本领实现了脱贫致富,我想,这无论对于我们合作社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双赢。
韦厚珍,女,是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水塘寨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聂建云 整理
编辑 黄昕蕊
编审 尹长东李玲